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 > 第一百零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2

第一百零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2(1/2)

目录

在李秀才那番关于“劳动创造世界”的深刻论述之后,秦霄贤等年轻读书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固有的世界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旧的价值体系正在崩塌,但新的方向似乎又模糊不清,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感笼罩了他们。

秦霄贤抬起头,脸上带着困惑和求知欲,诚恳地向李秀才请教:“李先生,您说得对!我们过去学的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纲常,现在看来确实有很多是维护剥削的糟粕。可是…否定了这些,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该信奉什么?遵循什么样的准则?现在的我们,感觉很…很迷茫啊!”

这个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刚刚觉醒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心声。他们抛弃了旧枷锁,却不知新路在何方。

李秀才看着他们彷徨的眼神,理解地点了点头。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霄贤同志,诸位同志,问得好!这说明你们真的在思考了。”李秀才语气平和,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要回答‘怎么办’,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文化到底是什么?”

他顿了顿,自问自答:“文化,绝不是少数人关起门来读死书、死读书弄出来的玄虚东西!文化的根源,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他指着窗外田野里劳作的农民,又指了指村里偶尔响起的梆子戏的锣鼓点:“你们看,农民们唱的秧歌、哼的小调,民间流传的故事、谚语,还有我们文工团同志根据真实事件排练的、反映农民疾苦和斗争的新话剧…这些活生生的、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

他的语气变得锐利起来,直指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特权,把孔孟之学拿来,断章取义、改造扭曲而成的那个‘统治工具’!那个东西,已经僵化腐朽,成了束缚人民思想的枷锁!我甚至敢说,如果孔夫子活到今天,看到后世儒生把他治国安民的思想变成了压迫人民的帮凶,他老人家恐怕都要气得骂你们食古不化!”

“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李秀才强调,“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在他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提出‘仁政’、‘民本’,有其进步意义。但时代发展到今天,阶级压迫如此深重,他那套试图在旧框架内修修补补的思想,已经完全不适用了!我们需要的是彻底推翻压迫制度的新思想!”

他带着众人走到村口,遥望远处山脉隐约可见的古老长城遗迹,深情地说:“霄贤同志,你看那长城!它巍峨壮观,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但它象征着什么?它首先象征着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和生命!是他们的双手,一砖一瓦筑起了这伟大的奇迹!可几千年来,剥削阶级不仅掠夺了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更可耻的是,他们掠夺了本该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和历史功绩,反过来却贬低、否定劳动人民,把他们污蔑为‘无知愚昧的下等人’!”

李秀才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你们说,这公平吗?合理吗?这种残酷的文化掠夺和精神压迫,已经持续了几千年!所以,我们才要喊出‘翻身’!才要进行‘革命’!这不只是一次改朝换代,这是被压迫了几千年的劳动人民,在文化上、精神上的大翻身!是一场彻底颠覆旧世界的大革命!”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秦霄贤:“霄贤同志,你之前那种轻视劳动、怀疑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观点,究其根源,正是华夏几千年来剥削阶级灌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偏见,以及自古代以来封建主义带来的‘精英至上’的流毒的影响!你需要好好地、彻底地清理一下自己头脑里的这些错误思想!”

“我们要创造的新文化,”李秀才最后总结道,语气充满希望,“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服务于劳动人民的文化!你们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未来的使命,不是去做人上人,而是要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劳动人民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发出自己的声音,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文化!这才是你们真正的用武之地!”

一番话,如拨云见日,深深地刻入了秦霄贤等人的心中。他们眼中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们开始意识到,抛弃旧思想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与人民群众结合,共同创造新世界、新文化的伟大起点!

这场在田埂边、长城下的“社会主义小课堂”,其意义远超一般的政治学习。它从根本上重塑了这批年轻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和历史观,为他们真正融入人民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文化的领导权,在更深的层次上,开始了它的转移和重建。

李秀才在田埂边、长城下那番关于“劳动人民创造文化和历史”的深刻论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秦霄贤等年轻知识分子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持久的波澜。

他们被彻底震撼了!长久以来接受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的观念,在这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面前,轰然倒塌。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过去那种轻视劳动、自诩清高的思想是多么的浅薄和错误!

“李先生说得对!是我们糊涂啊!”

“我们读了几年书,就忘了本!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从今天起,我们一定要彻底改造自己!”

强烈的思想冲击,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秦霄贤等人不仅口头上认错,更在行动上开始了彻底的转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