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凌源府(2/2)
他压低声音,语气严肃地警告道:“程兄,见到府尊,你只需强调反贼势大,威胁地方,请求发兵剿灭即可。关于反贼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他们装备如何精良、口号如何煽动,切记不要说得太细!”
程亮一愣:“这是为何?”
刘运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和无奈:“府尊大人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就是手底下那点兵马,那是他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你若把反贼说得太厉害,让他觉得剿匪会损兵折将,他很可能就会以‘兵力不足’、‘需从长计议’为由,拖延甚至拒绝出兵!到时候,你我就白忙活了!”
程亮恍然大悟,心中暗骂这官场黑暗,却也只得连连点头:“是是是!多谢刘兄提点!小弟明白了!”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道回廊,来到知府大人处理公务的花厅外。通报之后,得以进入。
凌源知府是个五十多岁、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的官员,此刻正悠闲地品着茶。见到刘运带着一个陌生人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刘运上前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府尊,这位是夏县赵县令的幕僚程亮,有紧急军情禀报。”
程亮连忙跪下磕头:“卑职程亮,叩见府尊大人!”
知府懒洋洋地“嗯”了一声,示意他起来说话。
程亮按照刘运的嘱咐,只含糊地说夏县出现一股势力较大的反贼,占据村庄,为祸地方,赵县令组织民团征剿失利,特来请求府尊大人发兵剿匪,以安民心。
知府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悠悠地问道:“哦?反贼有多少人马?赵县令损失如何啊?”
程亮不敢细说,只道:“反贼具体人数不详,但颇为凶悍。赵老爷...损失了一些人手。”
知府点了点头,不再追问反贼,反而话锋一转,看向刘运:“刘师爷,你怎么看啊?”
刘运会意,上前一步,面露难色:“府尊,剿匪自然是应当的。只是...如今府库空虚,粮饷不继。再者,出兵剿匪,刀枪无眼,难免有所损伤。这抚恤赏银,又是一大笔开销...夏县那边,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知府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程亮,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程先生,你也听到了。朝廷艰难,府库也紧张啊。出兵可以,但这粮饷、犒赏、抚恤...总不能全让朝廷和府衙承担吧?夏县既然深受其害,是不是也该出点力啊?”
程亮一听,血往头上涌,又惊又怒,忍不住脱口而出:“府尊大人!出兵剿匪,保境安民,乃是官府分内之责!何故...何故要让地方出钱?”
刘运在一旁赶紧使眼色,但已经晚了。
知府脸色一沉,冷哼一声,语气变得冰冷:“分内之责?程先生,你也是读书人,怎么如此不通世务?如今天下纷扰,各地督抚、总兵,哪个不是拥兵自重?剿匪是朝廷的事不假,但朝廷现在顾得上你这小小的夏县吗?”
他站起身,走到程亮面前,肥硕的身体投下阴影:“没点好处,就让我派兵去替你卖命?程先生,你是觉得本官傻,还是觉得我手下的兵命贱?”
刘运连忙打圆场:“府尊息怒!程兄也是一时情急!程兄,还不快向府尊赔罪!”
程亮被知府一番夹枪带棒的话挤兑得面红耳赤,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他终于彻底明白了刘运之前的警告,也看清了这官场的现实——在这些官僚眼中,地盘和军队是私产,剿匪不过是生意,没有足够的好处,休想让他们动用一兵一卒!
他强压下心中的屈辱和愤懑,噗通一声再次跪下,声音干涩地说道:“府尊大人恕罪!是...是卑职糊涂!不知...不知府尊需要夏县如何‘表示’?”
知府这才脸色稍霁,重新坐回椅子上,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就对了嘛!具体数目,让刘师爷跟你详谈。总之,要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奋勇杀敌,是不是?”
程亮瘫软在地,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夏县这次,恐怕要被这位知府大人狠狠敲上一笔竹杠了。而剿匪之事,注定不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