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培养政工人才(2/2)
沈丘等人深吸一口气,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但眼神却异常坚定:“是!保证完成任务!”
他们立刻分成几个小组,拿着连夜赶印的、用大白话写的“选举说明”,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
起初,进展极其艰难。
一个被推举为候选人的中年汉子,梗着脖子对沈丘说:“小沈同志,你别跟我扯那些大道理!当代表不就是当官吗?当了官不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大家选我,我以后肯定照顾乡亲们!”
沈丘牢记陆鸣的教导,没有生气,而是拉着他坐到门槛上,像拉家常一样耐心说:“李叔,您想想,张老财是不是‘官’?他‘照顾’乡亲们了吗?”
汉子愣了一下。
沈丘继续道:“咱们选代表,不是选个新‘老爷’来管着大家,骑在大家头上!是选几个咱们自己信得过、办事公道的人,出来给大家跑腿办事的!”
“比如,以后村里的地怎么分更公平?挖渠修路怎么安排?收上来的公粮怎么用?这些大事,都得代表们凑一起,商量着来,还得听大家的意见!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代表干得不好,大家还能把他选下去!这哪是当官啊?这比给张老财当长工还累!是责任!是替大伙受累的!”
这番朴实无华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汉子的心上。他皱着眉头,仔细琢磨着:“替大伙...受累?”
“对啊!”沈丘趁热打铁,“您要是真被选上了,就得一心为公,不能想着给自己捞好处!不然,乡亲们能答应?人民军的纪律能答应?”
其他政工队员也以类似的方式,不厌其烦地走访、解释。他们将“共产主义”、“民主”这些大词,转化为“一起过好日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等直白语言,反复宣讲。
渐渐地,村民们的观念开始扭转。他们明白了,选举不是换一批人作威作福,而是选出真正为自己办事的“带头人”。那股贿赂拉票的歪风,很快被刹住了。
......
与此同时,陆鸣将精力转向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人民军的正规化建设。
队伍扩大了,成分也更复杂了(吸收了部分八义集的青壮和投降的团丁),必须用严格的纪律和明确的思想来凝聚和塑造这支队伍。
他在张府书房里,连夜起草了一份《八义集人民军暂行条令》。
条令的核心,借鉴了弹幕大佬反复强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神,但用语更加直白,更符合当下情况: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切缴获要归公!”
“说话和气!”
“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不打人骂人!”
“不调戏妇女!”
“不虐待俘虏!”
“不搜俘虏腰包!”
每条后面,都附带着简单的解释和违反后的处罚措施。条令用大字抄写,张贴在营地最显眼的地方,要求所有队员背诵和执行。
同时,陆鸣对扩编后的人民军进行了整编。现有兵力编为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下辖三个小队。
最重要的改革是,他在每个中队,设立了“政治代表”一职。
“政治代表,”陆鸣在任命沈丘等几位表现突出的政工骨干时,郑重强调,“你们的任务,比军事主官更复杂,更精细!”
“你们要负责队里的思想教育!让每一个战士都知道为谁打仗,为何牺牲!”
“要引导舆论!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化解矛盾!”
“要搞文化建设!教识字,唱革命歌曲,活跃队伍生活!”
“要监督军事主官和干部!防止官僚主义和军阀作风!”
“要管理干部!配合军事主官考核、推荐骨干!”
“要对外宣传!走到哪里,就把我们人民军的政策和主张宣传到哪里!”
“要维护纪律!带头执行条令,处理违纪行为!”
“要协调上下级关系!畅通沟通渠道!”
“要鼓舞士气!让队伍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这一连串的职责,让沈丘等人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们知道,这是全新的尝试,是建设一支真正人民军队的关键。
【政工干部太重要了!】
【主播这步棋走对了!】
【思想建军!政治建军!】
【人民军队的灵魂就在于此!】
在陆鸣的全力推动下,一支有了初步纪律框架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农民武装,正在八义集这片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上,艰难却坚定地成长起来。军事与政治,如同车之两轮,开始协同运转,推动着革命的车轮,驶向不可预知却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