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究竟谁占上风?(1/2)
z东宫幕僚馆悄悄设起的消息,像投进静湖的石子。
水面没有大浪,暗处的涟漪却已悄然扩散。
凤仪宫里,皇后执金剪的手停在半空。
听着刘公公的低声禀报。
眼底最后一点温和尽数褪去。
只剩下上位者应有的审慎与冷厉。
“……太子妃并未亲自出面,一切皆由柳文正牵线。然赵元亮、周明远等人,近日出入东宫侧门频繁,且吏部周郎中所拟之《东宫幕僚馆章程》草案,老奴设法瞥了一眼,其条陈之缜密,绝非寻常幕僚所能为。”
咔嚓一声。
一枝开得正艳的并蒂海棠被齐梗剪断。
落在猩红的地毯上,格外刺眼。
“好,好得很。”
皇后放下金剪,听不出喜怒。
但那声音却透着山雨欲来之感。
“哀家本以为她不过小打小闹,帮太子出出主意,可如今看来,她是要另立一个‘小朝廷’。太子年轻,易被这种‘贤内助’的假象所迷惑,这样下去,这东宫,到底是萧瞻的东宫,还是云芷的东宫?”
皇后缓步走到窗边。
目光如刀,仿佛要穿透重重宫墙。
直刺东宫书房内那个沉默的身影。
“刘成。”
“老奴在。”
“去请太子妃过来,本宫要好好提点一下这个‘能干’的儿媳。”
凤仪宫里,沉水香的青烟在殿中盘旋。
皇后坐在凤座上,指尖慢悠悠地拨弄着碧玉念珠。
刘公公垂首在阶下,低声报着东宫近来动静。
“……太子妃最近召了工部赵主事,吏部周郎中,还有几个杂官,谈得甚欢,东宫幕僚馆的章程,听说也拟了七八分。”
念珠被拨得慢了半拍。
皇后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目光却渐渐沉下去。
“太子年轻,好些新奇主张,容易被迷惑,但这后宫,终究不是卖弄才智的地方。”
她缓缓抬眼,对刘公公说。
“去请太子妃过来,就说本宫新得了几匹江南进贡的云锦,让她来瞧瞧花样。”
云芷踏进凤仪宫时。
看见的便是皇后对着案几上铺展的绚烂锦缎,慈和笑意。
“芷儿来了,快来看看这料子,给你和澈儿做几身新衣裳正好。”
云芷依礼上前。
目光掠过那些华美的云锦,心中便已明了。
她温顺地垂首。
“母后费心了,这般好的料子,儿臣愧不敢受。”
“你为太子、为澈儿操心,这是你应得的。”
皇后执起她的手,语气亲切,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深意。
“只是,芷儿啊,有些事,本宫不得不提醒你一句。”
她轻轻拍了拍云芷的手背,力道不轻不重。
“你是太子正妃,是澈儿的娘,首要之务是把东宫内帷打理好,给皇家添砖加瓦。这前朝政务,太子和朝臣们自会操心,祖宗留下的规矩,宫眷不得干政,就是防止牝鸡司晨,惹是非,拖太子的清名。”
字字句句都是关切,却像软刀子一般,割在云芷身上。
云芷垂下眼帘。
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柔顺的阴影: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近日所为,不过是见殿下辛劳,从旁协助整理些文书,断不敢逾越规矩,更不敢妄议朝政。”
“你是个懂事的,本宫放心。”
皇后笑了,话音一转。
“不过,东宫事务繁杂,你又要照顾澈儿,难免力不从心。太子身边,也该多几个知冷知热、能为你分忧的贴心人。”
她说着,朝殿外微微颔首。
不多时,两个盛装打扮、容貌姣好的少女在宫人的引领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
“这是安远侯府的二小姐,苏氏,性情温婉;这位是林尚书的侄女,林氏,琴棋书画俱佳。都是知书达理的好孩子,本宫瞧着与太子甚是相配,便做主赐给太子,封为良娣,也好让你轻省些,多些时间陪伴澈儿。”
云芷看着眼前两位娇羞含怯的少女,心下了然。
这是分她之宠,更是安插眼线,釜底抽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