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九十一章 密信传警与淮初布局

第九十一章 密信传警与淮初布局(2/2)

目录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快速梳理着当前的局势:柳承业三日后行动,目标是将太子劫出东宫。

东宫旧部与狱中赵奎是他们的内应,皇上对太子仍有父子之情,若得知太子被劫,定会派兵追查,届时柳氏便可借“营救太子”之名,调动兵力,趁机掌控京城。

“好一招借刀杀人,釜底抽薪。”景淮初睁开眼睛,眼底闪过一丝锐利。

柳承业的计划看似完美,却也有致命的漏洞——他们低估了他安插眼线的能力,也低估了他对京城防务的掌控力。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看似普通的《诗经》,轻轻转动书脊上的铜扣,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密室。

密室内摆满了京城的地形图与官员名册,其中柳氏家族的名册上,用红笔标注着每个人的职位与兵权——这是他多年来暗中收集的情报,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景淮初手指落在“柳承业”的名字上,旁边标注着“掌管京郊三营部分兵权,暗中培养死士三百人”。

他沉吟片刻,拿起纸笔,快速写下几道指令:其一,让心腹侍卫加强东宫周边的巡逻,尤其是后门与密道附近,务必在三日前摸清死士的动向。

其二,通知大理寺卿,密切监视赵奎的动向,防止他与外界联络。

其三,联络京郊大营的统领,以“防备蛮族异动”为由,提前调动部分兵力,暗中掌控京城各城门,防止柳氏借机调兵。

写好指令后,他将纸条交给守在密室门口的贴身侍卫:“即刻将这些指令送出去,务必在天亮前落实。

记住,行动要隐秘,不可打草惊蛇。”

侍卫接过纸条,躬身退下。

景淮初重新将书架归位,走到窗边,望着天边的残月。

夜风吹进来,带着几分凉意,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

他知道,接下来的三日,将是决定朝堂命运的关键——若能成功阻止柳氏的计划,不仅能挫败太子与柳氏的阴谋,还能彻底清除朝堂中的柳氏势力,为大胤朝除去一大隐患。

可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父皇,儿臣定不会让您失望。”景淮初低声自语,眼底满是坚定。

他想起皇上前日在御书房的叹息,想起皇上对太子的复杂情感,心里忽然生出一丝不忍——太子虽有错,却也是父皇的亲生儿子,若真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父皇定会心痛不已。

可这份不忍很快便被理智取代。

他身为皇子,不仅要守护父皇,更要守护大胤朝的百姓。

太子与柳氏的阴谋,早已超出了“兄弟之争”的范畴,若不及时阻止,必将引发战乱,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是楚清颜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

“淮初,这么晚了还没睡?”她将参汤放在案上,看着景淮初眼底的红血丝,满是心疼:“是不是朝堂上出了什么事?”

景淮初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没什么大事,”他笑着隐瞒,不想让她担心。

“只是有些公文需要处理,你怎么还没睡?”

“我看你书房的灯还亮着,就给你炖了碗参汤,”楚清颜看着他的眼睛,轻声道:“淮初,你若是有心事,不妨跟我说一说,就算我帮不上忙,也能陪你分担一些。”

景淮初心中一暖,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他知道,楚清颜虽是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胆识与智慧,朝阳城之战时,她曾帮他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只是此次事关重大,牵扯甚广,他不想让她卷入这场危险的权谋之争。

“真的没什么。”景淮初在她耳边轻声说。

楚清颜虽有疑虑,却也知道景淮初的性格,若他不愿说,再追问也无用。

她点了点头,帮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的边角:“那你也别太累了,记得喝参汤。”

楚清颜离开后,景淮初端起桌上的参汤,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暖了胃,也暖了心。

天快亮时,心腹侍卫传回消息:东宫周边已加派巡逻,密道入口已派人暗中监视。

大理寺卿已加强对赵奎的看管,切断了他与外界的所有联系,京郊大营的统领已按指令调动兵力,暗中掌控了京城各城门。

景淮初看着传回的消息,终于松了口气。

他走到窗边,看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

“三日后,便是你们的死期。”景淮初低声自语,眼底闪过一丝锐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