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一起讨论镇国将军府的改造(1/2)
清晨的阳光透过皇子府书房的雕花窗棂,斜斜落在铺着宣纸的书桌上,将工部送来的镇国将军府图纸映得格外清晰。
楚清颜坐在窗边的软椅上,指尖捏着一支炭笔,正对着水榭的结构图轻轻勾画——图纸上的水榭主体已初具雏形,木质廊柱、石质地基标注得细致,唯独栏杆的雕花样式还留着空白,等着与景淮初商议。
“在琢磨栏杆雕花?”景淮初端着两杯刚泡好的雨前茶走进来,将其中一杯递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图纸上:“工部的人说,若确定了样式,三日内就能出样品,咱们得抓紧些,免得耽误工期。”
楚清颜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着点头:“我正想着,栏杆雕花既要好看,又不能太繁复,免得日后积灰难打理。
你看,若只刻简单的缠枝莲,会不会太普通了?”楚清颜指着图纸上的栏杆位置,炭笔在空白处画了朵小小的缠枝莲:“之前在江南,我见外祖家的栏杆刻过这种纹样,虽雅致,却少了点咱们家的特色。”
景淮初俯身凑到她身边,目光落在炭笔画上,又看向她发间的素银桃花簪——那是她从朝阳城带来的旧物,簪头的桃花纹早已被摩挲得光滑。
他指尖轻轻点在图纸空白处,声音温和:“不如加些桃花纹?你喜欢桃花,然后把缠枝莲的藤蔓与桃花枝缠绕在一起,既有江南的雅致,又有朝阳城的烟火气,如何?”
楚清颜眼睛一亮,连忙用炭笔勾勒出桃花枝的轮廓,再将缠枝莲的藤蔓绕上去,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几片小小的云纹:“再加点云纹吧,像你腰带上的流云纹,风一吹,栏杆上的纹样仿佛也能飘起来,跟水榭旁的荷花相映,定很好看。”
“好,就按你说的来。”景淮初看着她专注的模样,眼底满是笑意,伸手替她拂去落在图纸上的一缕碎发。
“我待会儿就让人把这纹样送去工部,让他们按这个样式做样品。
对了,石榴园的灌溉系统,你之前说想改得更省水,工部的人也给了两个方案,你看看哪个合适。”
景淮初说着,从图纸堆里抽出一张灌溉系统图,铺在楚清颜面前。
图上标注了两种方案:一种是传统的明渠灌溉,水流顺着渠道流过石榴树下,优点是施工简单,缺点是浪费水,而另一种是暗管灌溉,在树下埋入带小孔的铜管,水流通过小孔渗透到根部,优点是节水,缺点是施工稍复杂。
楚清颜俯身仔细看着,指尖顺着暗管的走向划过:“选暗管吧。
朝阳城的石榴树多是用暗管灌溉,夏天天旱时,既能保证根部有水,又不会让土表太湿,免得生虫,而且暗管埋在地下,不影响在石榴园里摆石桌石凳,咱们往后还能在园里吃茶、赏石榴。”
“我也是这么想的。”景淮初点头附和:“暗管虽施工复杂些,但能省不少水,京城里的水比朝阳城金贵,长远来看更划算。
我已经跟工部的工匠说好了,让他们用江南来的铜管,跟了望塔滑轮的铜料一样,耐腐耐用,至少能用十年。”
两人凑在书桌前,又对着图纸细细核对了水榭的台阶高度、石榴园的石径宽度,偶尔因“台阶多高方便老人走”“石径多宽能容两人并行”轻声讨论,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交叠的手背上。
书桌上的了望塔模型还摆在角落,是楚清颜去年改良的样式,旁边堆着几本她带来的兵书,书页边缘已被翻得有些软,这些旧物与新图纸相映。
“小姐,楚清瑶小姐从朝阳城寄信来了!”翠翠的声音忽然从书房外传来,手里拿着个浅青色信封,快步走进来:“驿卒刚送到府门口,说是加急的,里面好像还夹着张图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