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路躺平,只愿当咸鱼 > 第三十三章 惊喜间藏有父女意

第三十三章 惊喜间藏有父女意(2/2)

目录

这事我只跟爹爹说过,连阿姊都不清楚细节,他怎么会知道的?”

翠翠凑过去看了看,也有些诧异:“是啊,去年那事,府里都没怎么传开,五殿下在京城,怎么会知晓?难道是将军跟他说的?”

“不该是爹爹。”楚清颜摇摇头,指尖又落在信纸上:“爹爹要是跟他说,定会先跟我提一句。

再说,爹爹向来不愿我因这事招人议论,怎会主动跟景淮初说?”

楚清颜重新拿起信纸,逐字逐句地读。

景淮初在信里还写:“我知你不喜张扬,故未在信中多提细节,然你之功,不该被埋没。

父皇听我说起时,亦赞你‘有楚将军之风’,封县主一事,实至名归。”

看到“有楚将军之风”时,楚清颜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便想起小时候,爹爹教她用箭时,总站在她身后,握着她的手调整姿势说:“清颜,我们楚家的人,不管男女,都得有保家卫国的本事,功劳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那时的她似懂非懂,直到去年退了蛮族,看到百姓感激的眼神,才明白爹爹的意思——她要的从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能护着人的本事。

可景淮初却懂,他不仅懂她不愿张扬的心思,还把这“藏起来”的功绩告诉了皇帝,为她请来了县主的封号。

他没让她因“女子领兵”受非议,反倒让她的功绩被堂堂正正地认可。

这份细心,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她感动。

楚清颜走到廊下,把信纸铺在竹桌上,阳光透过桃花叶的缝隙洒在信纸上,把景淮初的字迹映得格外清晰。

她想起景淮初在朝阳城外说的“等皇子府翻新就写信”,想起他小心翼翼护着了望塔模型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又弯了起来。

“翠翠,帮我取笔墨来。”楚清颜转身对翠翠说,眼底亮得像盛了星光:“我要给景淮初回信,告诉他我收到信了,还要谢谢他……谢谢他懂我。”

翠翠连忙应着,快步去了书房。

楚清颜坐在竹椅上,指尖轻轻拂过信纸上的“明慧县主”四字,心里满是欢喜与安定。

她知道,景淮初不仅为她堵住了流言,还让她的本事被最该认可的人看到——皇上的称赞,爹爹的教诲,还有景淮初的心意,都让她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院外传来阿姊楚清瑶的声音:“妹妹,听说京城来人了?可是五殿下的信?”

楚清瑶提着裙摆走进来,看到竹桌上的信纸,笑着走过来:“我就知道,五殿下定不会忘了给你写信。

快跟我说说,信里写了什么?”

楚清颜把信递给阿姊,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阿姊,皇上封我为明慧县主了,还赏了锦缎和白银。景淮初还知道我去年退蛮族的事。”

楚清瑶接过信,读着读着,眼睛也亮了:“原来妹妹去年还立了这么大的功!我竟不知道!

五殿下真是有心,还把这事告诉了皇上,让你得个正经封号,看京里那些人还怎么乱说话!”

楚清颜看着阿姊高兴的模样,又望向院外的天空——湛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像极了边关的天空。

想起景淮初在信里说“了望塔已让兵部赶造,不日便会送往前线”。

想起爹爹在上次赐婚圣旨来到后,便在景淮初回去的第二日便返回边关守着国门,心里忽然充满了期盼。

翠翠拿着笔墨回来时,看到楚清颜坐在竹椅上,嘴角带着笑意,眼底盛着阳光。

翠翠把笔墨放在竹桌上,轻声道:“小姐,笔墨来了。”

楚清颜拿起笔,蘸了墨,在宣纸上落下第一个“景”字。

笔尖顿了顿,便笑着继续写下去。

楚清颜的笔尖在宣纸上沙沙作响,信里的字句带着她的心意,正等着被送往京城,送到那个懂她、护她的人手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