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深得圣心(1/2)
轺车驶入京城朱雀街的时候,正是午后最热闹的时辰。
街旁酒肆的幌子在风里招展,小贩叫卖糖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往来行人摩肩接踵,与朝阳城是截然不同。
景淮初坐在车厢里,指尖不时摩挲着锦盒的边缘——那里面盛着楚清颜做的了望塔模型,一路颠簸。
所以他每隔半个时辰便要打开查看一次,确认绒布裹得稳妥,滑轮没有半分移位。
“殿下,皇宫午门到了。”车夫勒住缰绳,轺车稳稳停在朱红宫门前。
守宫门的侍卫见了景淮初的车架,连忙躬身行礼,目光扫过车厢角落的锦盒时,虽有好奇却不敢多问——五皇子离京时只说去朝阳城将军府宣圣旨,可归京时却带着个精致锦盒,倒让人猜不透里面装着什么。
景淮初提着锦盒下车,月白色的锦袍衬得他身姿挺拔。
景淮初径直对这守宫门的侍卫说道:“备驾,去养心殿。
父皇今日当在殿内批阅奏折,我要即刻面圣。”
侍卫连忙应下,引着景淮初往养心殿方向走。
穿过层层宫阙,汉白玉栏杆映着蓝天,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着莹润的光泽,宫人们捧着文书匆匆而过,见了景淮初都躬身避让。
一路行至养心殿外,守殿的太监见是他,连忙进去通报,不多时便出来躬身道:“殿下,陛下请您进去。”
景淮初深吸一口气,提着锦盒迈入殿内。
养心殿内静悄悄的,只能闻见龙涎香的淡淡烟气萦绕,皇帝坐在紫檀木御案后,手里捏着一本边关奏折,眉头微蹙,见他进来,才缓缓抬眼:“淮初,回来了,圣旨都带到了吧,楚将军反应如何?”
“回父皇,带到了,楚将军嘱咐我定不能辜负清颜。”景淮初躬身行礼,目光落在御案上的奏折上——那奏折封皮印着“边防急报”四字,想来父皇正为边境防务费心。
看到后,景淮初定了定神,将锦盒放在御案旁,轻声道:“儿臣此次回朝,还带了一件关乎边防的好物,是楚将军之女楚清颜亲手改良的。”
皇帝闻言,放下手中奏折,目光落在锦盒上,眼底闪过一丝好奇:“楚清颜?就是去年设计出了滑轮了望塔的那个丫头?”
“正是。”景淮初点头,伸手打开锦盒,小心翼翼地将楠木了望塔模型取出来,放在御案中央。
“这是改良后的滑轮了望塔。
原先军中的木质滑轮了望塔难组装和推动时带来的不顺畅,所以清颜将木质滑轮改为黄铜滑轮,改了可拆卸塔身,如今两人便能扛动,组装只需一刻钟,了望范围还能多出半里地。”
皇帝俯身向前,指尖轻轻触到了望塔的黄铜滑轮,轻轻一拨,滑轮便灵活转动起来,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他仔细看着塔身的榫卯结构,又抬手掂了掂重量,眼底渐渐露出讶异:“竟这般轻巧?原先兵部也想进行改良,可呈上来的了望塔图纸,我见过,还是一样的笨重,运到边关山地上,不知要废多少人力。”
景淮初见状,连忙补充道:“儿臣在朝阳城时,亲眼见清颜打磨这模型,画了不少的图纸在她院里桃花树下石桌上。
所以当清颜把成品交给我时便说,边关将士守着国门,多省一刻组装时间,多望半里地,便能多一分安全。”
皇帝听到这话,指尖顿了顿,抬眼看向景淮初,眼底多了几分赞许:“好个有心的丫头!楚将军忠勇一生,竟教出这么个聪慧又懂军务的女儿,难得,难得啊。”
说完,他又低头端详着了望塔,手指划过塔底的“楚记”二字,轻声道:“这物件看着小,却是实实在在能护着将士的东西。
有了它,边关的了望哨便能更灵活,蛮族若想偷袭,也能早些察觉。”
说着,皇帝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之前因边防奏折而起的愁绪淡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