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破碎档案与历史尘埃(1/2)
“倾听者号”分配给微光议会访问的档案库,位于漂泊之城深处,一个被称为“静默回廊”的区域。通往那里的通道宽阔却昏暗,两侧是望不到顶的金属架,上面密密麻麻地陈列着各种形态的存储介质——有闪烁着幽光的晶体簇,有缓缓旋转的金属圆盘,甚至有被封存在透明力场中、仿佛活物般微微搏动的有机组织。空气中弥漫着臭氧、金属冷却剂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时间的陈旧气味。
负责引领他们的是档案管理员泽塔指派的一个辅助单位——一个仅有半人高、形如多足蜘蛛的清洁\/维护机器人,其编号为“清理者7号”。它沉默地在前面带路,复眼闪烁着规律的黄光,对通道两旁浩瀚如烟的知识存储体视若无睹。
“这里的‘档案’,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杂。”李维低声对雷栋和塔莉亚说道,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形态各异的存储单元,眼中既有科学家的兴奋,也有一丝面对信息海洋的无力感,“很多存储技术极其古老,甚至可能已经失传,读取和解析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
塔莉亚的感受则更为直观。她的织缕感知在这里变得异常“嘈杂”。无数文明、无数个体、无数历史片段残留的意念和信息碎片,如同细微的尘埃,弥漫在整个空间。欢乐、悲伤、恐惧、荣耀、绝望……种种情绪交织成一片无形的、沉重的迷雾。她需要小心翼翼地收敛自己的感知,避免被这庞大的信息洪流冲击。
“它们……在低语……”她微微蹙眉,声音很轻,“太多……太散了……”
终于,清理者7号在一扇巨大的、表面蚀刻着复杂星图与数学符号的金属大门前停下。大门无声地滑开,露出了后面的“档案阅览室”。
与其说是阅览室,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圆形广场。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幻着数据和图像的全息交互界面。四周的环形墙壁则是完全由某种活性记忆金属构成,可以根据访问者的指令,从墙壁内部“吐出”相应的物理存储单元。
“权限已确认。可访问数据库:非密级历史记录、失落星域基础环境数据、已知威胁生物图鉴、部分远古科技理论(残缺)、公开的议会前哨日志(限定期限内)。”清理者7号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播报完毕,便退到角落,进入待机状态。
没有浪费时间,团队立刻分工合作。
李维和张雨轩直奔中央交互界面,开始利用希望号的主机算力,结合械灵节点的逻辑辅助,尝试连接并筛选海量数据。他们的目标是寻找所有与“起源之井”、“平衡倾覆”相关的碎片化信息,以及关于那位“漂泊的历史学家”的任何线索。
雷栋则更关注那些物理存储单元,尤其是看起来最为古老的那些。他相信,一些被数字档案忽略或无法完整转换的细节,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原始的载体中。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墙壁上的控制面板,调取那些散发着最古老气息的晶体和金属盘。
塔莉亚没有直接参与数据检索。她走到环形大厅的边缘,将手掌轻轻贴在那冰冷的、仿佛蕴藏着无数记忆的金属墙壁上。她闭上双眼,不再抗拒,而是尝试以一种更柔和的方式,去“倾听”这弥漫在空气中的、历史的“回响”。
起初是一片混乱的噪音。但渐渐地,她开始捕捉到一些相对清晰的“碎片”。
她“看”到了一场席卷星系的、无法理解的灾难,星辰如同蜡烛般熄灭,规则本身发出哀鸣……这是某个远古文明覆灭前最后的集体恐惧。
她“感受”到一种创造新事物的巨大喜悦与随之而来的、更深沉的疲惫……这似乎源自某个试图修改宇宙常数、最终力竭而亡的工程师文明残留的执念。
她“听”到一段用无法理解的语言吟唱的、空灵而悲伤的挽歌,仿佛在悼念一个彻底被遗忘的名字……
这些碎片化的回响,无法提供具体的技术或坐标,却让她对这片星域承载的厚重与悲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失落星域,不仅仅是空间的坟场,更是时间的坟墓,埋葬了无数辉煌与挣扎。
时间在静默而高效的工作中流逝。
数小时后,李维和张雨轩那边首先取得了突破。
“找到了!”张雨轩有些激动地指着全息屏幕上几段被高亮标记出的、文字与符号混合的古老记录,“这些碎片化的记载,来自至少三个不同的远古文明源头,都提到了一个类似的概念——‘万物归源之井’或‘法则重启之枢’。描述都极其模糊,但共同点是,都将其与宇宙的‘循环’或‘重置’联系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