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残烬共鸣与荆棘之蛰(1/2)
第十章:残烬共鸣与荆棘之蛰
深网实验室,死寂如同凝固的墓穴。刺耳的警报早已停歇,只有仪器冷却的微弱嗡鸣和焦糊味证明着不久前那场风暴的惨烈。防爆玻璃内,维生平台上那具焦黑的躯壳,胸膛的起伏微弱得几乎看不见,每一次呼吸都如同濒死的风箱,牵扯着覆盖全身的狰狞灼痕。生命监测仪上的曲线,是一条几乎贴地的、随时可能拉直的死线。
主管独自站在巨大的光屏前,像一尊冰冷的金属雕像。屏幕上分割着两个画面:一侧是隘口营地那令人窒息的绝望景象——巨大的虚无空洞,如同世界被啃噬的伤疤;另一侧,则是Ω-7核心的实时扫描图谱。图谱上,核心表面那12道代表艾莉亚最终牺牲的、深深刻入的信仰刻痕清晰可见,边缘如同冰裂瓷器般布满细微的崩解纹路,但崩解……停止了。而在核心最深处,那个代表着惰性能量被微弱点燃又熄灭的位置,一个极其微弱、却以一种无法理解的规律顽强波动的震荡波纹,正在被高倍放大分析。
【目标载体(林奇)生命体征:濒危波动。脑死亡指数:99.9%。】
【Ω-7核心状态:表面崩解刻痕稳定(崩解度:3%)。核心内部未知震荡波纹(代号:残烬涟漪):振幅稳定在0.%!虽然依旧微乎其微,但那提升的瞬间,与隘口圣坛上那片光尘星云的亮度波动,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同步!
成了!
主管冰冷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是猎人看到陷阱终于捕获到猎物气息的满意。
隘口营地,“钢铁圣所”废墟。
死寂的绝望被一种沉痛的、带着无尽怀念的寂静取代。幸存者们不再哭泣,不再呼喊,只是默默地聚集在圣坛周围。他们用能找到的、相对干净的碎石,小心地清理着圣坛上的灰烬和血污。每个人的动作都无比轻柔,仿佛怕惊扰了那些栖息在刻痕中的金色光尘。
老妇人海伦抱着沉睡的婴儿,坐在圣坛旁一块相对平整的石头上。她浑浊的目光温柔地注视着圣坛上那片朦胧的金色星云。当光尘的亮度出现那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提升时,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个带着泪痕的、宁静的微笑。她仿佛“感觉”到了一丝……慰藉?
断臂的士兵罗伊,用仅存的左手,笨拙地捡起一块碎石,小心翼翼地垒在圣坛石墙的缺口处。当光尘微亮时,他断臂的幻肢痛似乎又减轻了一丝,一股微弱的力量感支撑着他继续工作。
老骑士加雷斯站在圣坛前,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刻痕深处流淌的金色光雾。他粗糙的大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当那微弱的亮度波动传来,他绷紧的脊背似乎放松了一分,眼中那沉重的负罪感被一种更加坚定的守护意志取代。
他们没有交流,但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幸存者之间流淌。他们知道,圣女并未真正离去。她化作了光尘,融入了这圣坛,融入了他们的信仰。每一次祈祷,每一次对圣坛的维护,每一次内心的坚守……似乎都能让那些光尘更加明亮一丝,让那份无形的守护力量更加清晰一分。
这是一种全新的信仰形态。不再是狂热地仰望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而是沉静地守护着眼前这块刻着圣徽的石头,守护着其中承载的、如同星火般的光尘。悲恸沉淀为力量,绝望淬炼出坚韧。
他们开始分工。加雷斯带着还有战斗力的圣剑骑士,在坍塌的石墙废墟上,利用散落的巨石和断裂的武器,构筑起更加简陋却实用的防御工事,警惕地监视着东侧那巨大的虚无空洞和西侧高地。罗伊和一些伤员,则负责清理营地,收集散落的物资,挖掘浅浅的掩体。海伦和其他妇孺,则负责照顾伤员,收集食物和水源,并时刻守护在圣坛旁,进行着无声的祈祷。
营地不再有喧嚣的“赞美吾神”,只有沉默的劳作和偶尔低声的祈祷。篝火重新点燃,驱散着寒意,映照着圣坛上那片永恒般流淌的微弱金光。一种在废墟中顽强重生的秩序,在绝望的灰烬里悄然建立。信仰,以另一种更加内敛、更加坚韧的方式,维系着这103个残存的灵魂。
现实世界,深网实验室。
光屏上,代表“残烬涟漪”振幅的数值,稳定在0.0000004%。虽然提升微乎其微,但稳定了。更关键的是,它与隘口圣坛光尘能量场的同步率,达到了惊人的99.999%!几乎完美同步!
“共鸣模型建立完成。”技术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振奋,“‘残烬涟漪’可视为Ω-7核心对异世界特定信仰源力(光尘)的被动共振反应。载体(林奇)的残余神经反射,在‘蜂巢’次级节点辅助下,起到了微弱的信号放大与稳定作用。”
主管看着那完美的同步曲线,看着光屏上隘口营地那沉静劳作、围绕着圣坛光尘重建秩序的画面,眼中闪烁着冰冷的计算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