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动乱(2/2)
扩建后的操场上,上万新兵顶着飘落风雪,正在进行最基础的队列和刺杀训练。
“哈!”
“杀!”
呐喊声汇成一股,撕裂了呼啸的北风。
这些新兵大多是逃难来的流民,不久前还面黄肌瘦,衣不蔽体。
而现在,他们吃着热乎的饱饭,穿着厚实的冬衣,手里握着冰冷的武器。
是北营,是李万年,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尊严。
他们看向帅台方向的眼神,充满了最原始的狂热和崇拜。
李万年披着一件厚重的黑色大氅,站在帅帐门口,看着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心中颇为满意。
三万人的编制,如今已经招募过半。
那些在云州缴获的,以及后来朝廷补充的,还有矿场日夜不停打造的兵器甲胄,也勉强能武装起来。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
“驾!”
“驾!驾!!”
一阵凄厉的呼喊,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风雪中传来。
很快,一名驿卒打扮的骑士,出现在北营门口士兵的视线之内,只见这骑士浑身落满了雪,脸上却是一副焦急模样。
在营门口,验明身份后,骑士快跑来到来到帅帐前,在通报进入后,他立刻呈上那份用油布包裹,外面还用火漆封死的信筒呈给李万年。
帅帐内。
常世安正向李万年汇报着新兵的训练进度。
“侯爷,这批新兵底子不错,都是在蛮子刀下逃过命的,有股子狠劲儿!再练俩月,绝对能拉上……”
话音未落,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侯——侯爷!京城八百里加急!”
李万年眉头一挑。
常世安接过信筒,看到上面那代表着最高紧急程度的黑色火漆,手都抖了一下。
他用小刀撬开火漆,抽出里面的密信,只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如同被雷劈中,僵在了原地。
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侯爷……”
常世安的声音都在发颤,他双手捧着那张薄薄的纸,却感觉重若千钧。
“皇上……驾崩了。”
轰!
这四个字,让整个帅帐内的空气都凝固了。
李万年瞳孔猛地一缩。
老皇帝,死了?
他一把拿过密信,目光飞速扫过。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皇帝昨夜突发恶疾,崩于寝宫,未立太子。
未立太子!
李万年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可他太清楚,在一个封建王朝,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暴毙,还没有指定继承人,这意味着什么。
乱!
大乱!
“传我将令!”
李万年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召集所有都尉,帅帐议事!”
“快!”
片刻之后。
李二牛,赵铁柱,常世安,赵良生等人,全都聚集在了帅帐之中。
帐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当常世安用沙哑的嗓音,宣布了这个惊天噩耗后。
“啥玩意儿?”
李二牛第一个蹦了起来,铜铃大的眼睛瞪着,满脸的难以置信。
“老皇爷……嗝屁了?”
他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这……这好端端的,怎么说没就没了?那以后谁给咱发军饷?”
赵铁柱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低吼道:“闭上你的鸟嘴!”
但他紧握的拳头,和同样布满惊疑的眼神,也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皇帝,在他们这些普通士兵心中,那就是天。
如今天塌了,谁不慌?
“侯爷,这……朝廷不会乱吧?”
常世安忧心忡忡地开口。
“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太子未立,京城那边,恐怕……”
李万年没有说话。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地图前,目光在京城的位置停留了片刻,最终,却落在了北境之外,那片广袤的草原上。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京城里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也轮不到我们管。”
“我召集你们过来,也是把这等天大的事情知会你们一下。”
“担忧这等大事的事情,也轮不论到我们。”
“我们是什么?”
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我们是兵!”
“我们的职责,就是守好这道门!”
他用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北营的位置。
“不管京城谁当皇帝,不管这天下姓什么。”
“只要我们还穿着这身军装,就得让身后的百姓,能睡个安稳觉!”
“蛮子刚被打退,但他们只是缩回去了,不是死了!这个冬天一过,他们要是知道我们中原内乱,你猜他们会干什么?”
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打了个激灵。
是啊!
蛮子!
他们差点忘了,北方那头饿狼,可一直都盯着呢!
一旦大晏内乱,边防松懈,那后果……不堪设想!
“侯爷说得对!”
赵铁柱瓮声瓮气地开口,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管他娘的谁当皇帝!谁敢动俺们身后的人,俺就剁了他!”
“对!干他娘的!”
李二牛也反应了过来,挥舞着拳头。
李万年看着众人重新燃起的战意,点了点头。
只是,等到众人离开后,他却是看着外面素白的景色,嘴里喃喃自语:
这天下,怕是要不太平了。
……
皇帝驾崩的消息,像一场剧烈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大晏。
接下来的十几天,京城的消息,如同挤牙膏一般,断断续续地传来。
先是几位年长的皇子为了皇位,在朝堂上斗得不可开交,朝政一度陷入停摆。
紧接着,京城九门戒严,风声鹤唳,有传闻说某位皇子发动了宫变,但被镇压了下去。
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诡异而紧张的气氛中。
而北营,则像一个世外桃源。
高强度的训练和每天都能吃到的肉,让士兵们无暇去思考那些远在天边的国家大事。
他们只知道,跟着侯爷,有肉吃,有仗打。
这就够了。
又过了几天。
最终的消息,终于传来。
以已故太子的生母,也就是现在的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联合了几位朝中重臣,笑到了最后。
太后拿出一份无人知其真假的先帝遗诏,宣布立年仅十一岁的十七皇子为新帝。
由她,临朝称制,垂帘听政。
一个女人,一个半大的孩子,坐上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消息传到北营,李万年正在和几女吃饭。
听到这个消息后,桌上的气氛,瞬间为之一静。
她们出身不凡,比李二牛那些大老粗,更懂得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夫君,这……”
苏清漓蹙着秀眉,放下了筷子。
“妇人与孺子临朝,国之大祸啊。”
“这太后为了巩固权力,必然会对宗室和手握重兵的将领下手。”
“咱们北营,如今风头正盛,怕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枪打出头鸟。
李万年如今是手握三万兵马的关内侯,在新上位的太后眼里,是忠诚,还是是一个需要调离的扎眼东西,都说不准。
“怕什么。”
李万年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秦墨兰碗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太后河小皇帝现在刚上位,位子还没坐稳,小皇帝那几个没当上皇帝的藩王哥哥能服气?太后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
“尤其是北境的稳定。”
“只要我们手里有兵,只要我们能替她挡住北边的蛮子,她不但不会动我们,还得好吃好喝地供着我们。”
他一边说,一边又给陆青禾和苏清漓夹了菜。
“都吃饭,天大的事,也得吃饱了再说。”
“别为了这些事,影响了肚里的孩子。”
他平静而自信的态度,让几女杂乱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饭后,李万年独自一人来到书房,铺开一张白纸。
他的脑海里,将所有的信息串联了起来。
太后为了削弱宗室,下令所有在外的成年藩王,立刻返回各自的封地,无诏不得入京。
这一招,并不怎么样。
虽然让诸皇子们,远离了京城这个权利中心。
但也等于是把所有有资格争夺皇位的成年皇子,都给逼到了对立面。
如今的大晏,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京城是中心,那些被赶回封地的藩王,就是一根根引线。
而他李万年,以及穆红缨的北境边军,就是压在这个火药桶上,防止它被外部火星点燃的石头。
他正思索着对策。
突然。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进来。”
常世安推门而入,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极其古怪的神色。
“侯爷……”
他压低了嗓子,神情紧张。
“京城……来人了。”
李万年的笔尖一顿,在纸上留下一个墨点。
他抬起头,眼神平静无波。
“是太后的人?”
“是。”
常世安点了点头,脸色更加难看。
“来的是个太监,说是……说是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太后感念侯爷守土之功,特意派人来……犒赏三军。”
犒赏三军?
李万年眉头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