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161章 食堂里的“山头”

第161章 食堂里的“山头”(1/2)

目录

U对于高远那句意有所指的话,以及他身后那群人投来的不善目光,陈铭恍若未闻。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仿佛刚才只是和一个问路的陌生人,进行了一场毫无意义的对话。

他收回手,对着众人礼貌性地微微颔首,便不再有任何多余的停留。

他转过身,拉着自己那个简单的行李箱,径直朝着不远处的学员报到处走去。

那份从容与淡漠,不是刻意装出来的清高,而是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对这些所谓的“公子哥”的彻底无视。

高远脸上的肌肉,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他伸在半空,原本准备象征性地拍一拍陈铭肩膀的手,就这样尴尬地停在了那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他身后的几个跟班,脸上的表情更是精彩纷呈,从最初的轻慢,变成了错愕,最后化为一丝恼怒。

他们跟在高远身边这么久,在江州这个圈子里,还从没见过有哪个同龄人,敢用这种近乎无视的方式,拂了高远的面子。

“远哥,这小子……”旁边一个跟班忍不住低声开口。

高远抬手,制止了他的话。

他缓缓收回那只尴尬的手,插进裤兜,只是死死地盯着陈铭那道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对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报到处拥挤的人群里。

他眼中的阴沉,一闪而过,随即又被那种玩世不恭的笑容所取代。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高公子,是真的动了一丝火气。

陈铭对身后发生的一切毫不在意。

报到的流程简单而高效,核对身份,领取学员证、课程表,以及一把带着门牌号的宿舍钥匙。

整个过程,他一言不发,动作行云流水,沉静得像一个来办理普通业务的市民,与周围那些或兴奋攀谈,或紧张张望的其他学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钥匙牌上写着:三零二。

陈铭根据指示牌,找到了位于学员公寓三楼的宿舍。

宿舍是两人间,条件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和阳光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两张靠墙摆放的实木单人床之间,留出了足够宽敞的过道。

床的另一侧,是两套崭新的书桌和衣柜,甚至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里面安装着电热水器。

市委对这次青干班的重视程度,从这些后勤保障的细节上,便可见一斑。

陈铭将行李箱放在墙角,没有急着整理,只是拉开书桌前的椅子坐下,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将前世关于这届青干班的记忆碎片,重新进行梳理和拼接。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了。

一个身材微胖,脸上带着和气笑容的年轻人探进头来,看到陈铭后,眼睛一亮。

“哎呀,你就是陈铭同志吧?我的天,总算见到真人了!”

年轻人热情地走了进来,主动伸出手,“你好你好,我叫方毅,市档案局的,以后我们就是室友了!”

陈铭站起身,和他握了握手。

“你好,方毅同志。”

方毅的手很热,握手的时候也很用力,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热情。

他显然是个“自来熟”,放下自己的行李,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陈县长,你可是我们这届青干班最大的名人啊!不到二十六岁的副处级,我的乖乖,这履历,简直是传奇!”

他一边说,一边对陈铭竖起了大拇指,眼神里满是毫不掩饰的羡慕和佩服。

“我就是个管档案的,天天跟故纸堆打交道,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不像你们,是真正做实事,干大事的。”

陈铭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能感觉到,这个方毅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个典型的,在相对清闲的单位里待久了的“老好人”,性格中立,信息灵通,热衷于打探各种消息。

这样的人,做朋友或许交不了心,但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却再合适不过。

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方毅看了一眼手表,热情地提议道:“陈县长,这都快六点了,咱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正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楼里住的都是些什么神仙。”

“好。”陈铭点了点头,他正需要一个向导,来帮他快速熟悉这个全新的环境。

市委党校的食堂宽敞明亮,足以容纳数百人同时就餐。

当陈铭和方毅端着餐盘走进来时,里面已经坐了大概七八成的人。

喧闹的食堂里,看似杂乱无章,但在陈铭那双经过两世历练的毒辣眼睛里,却瞬间就看出了其中泾渭分明的格局。

一张张饭桌,就像一个个无形的圈子,将不同的人,划分在不同的阵营里。

“看,那边,坐最中间那桌的,就是高远。”方毅压低声音,用眼神向陈铭示意。

陈铭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食堂最中心的位置,高远正被七八个年轻人簇拥着,谈笑风生,他就像一颗恒星,吸引着周围所有的光芒。

那一桌的人,个个衣着光鲜,气质张扬,手腕上的名表,口袋里露出的车钥匙,无一不在彰显着他们不凡的家世。

陈铭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一张张年轻而傲慢的脸。

金手指,那庞大的记忆数据库,在这一刻被动触发。

一连串的信息,在他脑海中自动浮现。

坐在高远左手边的,是市财政局局长的儿子,右手边的,是城建集团老总的千金,还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侄子……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市直机关各大要害部门领导的子弟。

他们构成了一个外人难以企及的封闭圈子,是这届青干班里,能量最顶层的“太子党”。

陈铭的内心,平静地为他们贴上了一个标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