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96章 第三支箭已上弦

第96章 第三支箭已上弦(1/2)

目录

b电话那头,是长久的,几乎能听到心跳声的沉默。

陈铭那句“我等你的电话,很久了”,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看似波澜不惊,却在千里之外的方卫东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句话里蕴含的自信与从容,彻底击溃了方卫东作为商界巨擘最后一丝矜持。

“陈主任……”

他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已经不再是小心翼翼的试探,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虚心求教的敬畏。

“恕我冒昧,我想知道,您……您是如何对我们华美科技,了解到这种程度的?”

这个问题,他憋了一路,也想了一路。

那份策划书,就像一个幽灵,将他内心最深处的焦虑和野望,剖析得淋漓尽致,甚至比他自己看得还要清楚。

这已经超出了商业情报的范畴,近乎于神谕。

陈铭的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对方已经彻底放下了姿态,这场对话的主动权,从一开始,就牢牢握在了他的手里。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宏大的维度。

“方董,您觉得,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格局最大的变数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方卫东微微一愣。

不等他回答,陈铭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平稳而富有磁性,仿佛一位在顶级论坛上发表演讲的战略学者。

“不是技术革新,也不是市场饱和,而是秩序的重构。”

“以《绿色纺织品壁垒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贸易壁垒,本质上是欧洲老牌工业国,为了延缓自身衰退,对我们这些新兴追赶者发起的‘规则绞杀’。”

“而大洋彼岸的那个超级大国,未来几年内,必然会挥舞起关税的大棒。他们的目标,是打断我们的产业升级之路。”

陈铭的声音不大,却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在方卫东的心上。

这些宏观的判断,他或多或少也从一些高端渠道听到过风声,但从未有人能像陈铭这样,用如此笃定、如此清晰的逻辑,将它们串联起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过度依赖单一海外市场的出口型企业,都像是把自己的脖子,主动伸进了别人的绞索里。”

“所以,华美科技的困境,不是您个人的困境,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共同面临的时代命题。”

陈铭缓缓说道。

“我之所以能看到这些,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特殊渠道,而是因为我始终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观察和思考平江县的未来。”

“而华美科技,恰好是我为平江县这盘棋,找到的最关键的一枚棋子。”

这番话,真假掺半,却天衣无缝。

他巧妙地将自己的“预知”,包装成了基于宏观局势的“深度洞察”和“前瞻性研判”。

电话那头的方卫东,彻底沉默了。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县城小干部。

而是一个拥有顶级战略家潜质的政治新星,一个能站在世界地图前,指点江山的布局者!

这种超越年龄的格局和视野,让他彻底心服口服。

先前的震撼与惊恐,在这一刻,已经悄然转化为了深深的钦佩与……渴望!

与这样的人合作,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块廉价的土地。

而是一张通往未来的,精准的航海图!

“陈主任,我明白了。”方卫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诚恳与激动,“我希望,能立刻派我的核心团队,到平江县进行实地考察!”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然而,陈铭的回答,却再一次出乎他的意料。

“不。”

陈铭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方董,我现在不建议您派团队过来。”

方卫东再次愣住,满腔的热情仿佛被一盆冷水浇下。

只听陈铭用一种为他着想的诚恳语气,继续说道:“平江县的水,比您想象的要深。纺织厂这块肉,盯着的人太多了。”

“在内部的阻力没有被彻底扫清,地方的政治环境没有被完全理顺之前,我不能让华美科技贸然前来。”

“否则,只会让你们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地方博弈之中,这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

这番话,让方卫东的心头猛然一暖。

他没想到,陈铭在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竟然是保护他这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这种坦荡和格局,让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那……我们该怎么办?”方卫东下意识地问道,已经完全将陈铭当成了可以信赖的谋士。

“我需要一把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