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 第89章 舆论先行,深夜的邀约!

第89章 舆论先行,深夜的邀约!(1/2)

目录

挂断电话,陈铭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听筒里,宋佳那句斩钉截铁的“交给我”,像一颗定心丸,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舆论战,充满了信心。

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剩下键盘偶尔的敲击声。

林薇还没有走,她已经将陈铭桌上那些关于纺织厂的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装进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里。

她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探寻,和藏不住的关切。

她能感觉到,从下午那场惊心动魄的会议结束,到刚才这通神秘的电话,主任正在下一盘很大,也很危险的棋。

但她没有多问,只是将一杯温好的热茶,轻轻放在陈铭手边。

这是她的默契,也是她的本分。

“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接下来几天,有的忙了。”陈铭看着她,眼神温和了几分。

“嗯,主任您也是。”林薇用力地点了点头。

陈铭拎起公文包,走出了灯火通明的县政府大楼。

夜色如墨,晚风带着一丝凉意。

他没有回家,而是驱车来到县城西郊,一家名为“静心茶舍”的地方。

茶舍建在湖边,装修得古色古香,是县里少数几个能闹中取静的谈话所在。

选择这里,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机密,且重要。

推开包厢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茶香,扑面而来。

陈铭坐下,为自己沏了一杯茶,静静等待。

他知道,对付钱卫国这种盘根错节的地头蛇,行政命令和纪律调查,只是利剑。

而舆论,才是那无孔不入的流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要做的,就是抢在对方兴风作浪之前,将这水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十分钟后,包厢门被轻轻推开。

宋佳走了进来,她脱下了电视台出镜时穿的西装套裙,换上了一身干练的米色风衣,长发束在脑后,显得英姿飒爽。

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锐利,像两把能剖开人心的手术刀。

“陈大主任,这么晚把我叫到这么个地方,看来是有大案子要交给我啊。”宋佳没有客套,直接在陈铭对面坐下,开门见山。

陈铭笑了笑,为她倒上一杯茶,茶雾袅袅,模糊了彼此的表情。

“宋大记者,我这是来请教专业问题的。”

他没有直接谈纺织厂,而是将话题,拔高到了一个更宏大的层面。

“宋记者,从你的专业角度来看,一个濒临死亡,积重难返的国营老厂,它的新闻价值在哪里?”

陈铭的目光穿过茶雾,平静地注视着她。

“是作为时代的眼泪,去悲悯地记录它的死亡?”

“还是作为改革的阵痛,去寻找它涅槃重生的可能?”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宋佳的心湖里,激起了千层浪。

作为县电视台的王牌记者,她太清楚这类题材的敏感和棘手了。

报道它的困境?容易被指责为抹黑地方形象,唱衰国企。

歌颂它的历史?又显得不痛不痒,脱离现实。

这几乎是一个新闻报道的“死角”。

但宋佳的职业本能,却被陈铭这个问题,彻底点燃了。

她敏锐地察觉到,陈铭绝不是在跟她探讨一个学术问题。

“新闻价值,取决于报道的角度和深度。”宋佳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如果只是记录死亡,那它最多是一篇社会新闻,引起几声叹息,然后迅速被遗忘。这种价值,很低。”

“但如果……”她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说道,“能从它的死亡里,找到‘生’的逻辑,能为无数个和它一样的企业,找到一条可以借鉴的出路。那它的新闻价值,将是现象级的!”

陈铭的眼中,露出了激赏的神色。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一种享受。

“说得好。”陈铭点了点头,“那么,这条‘生’的路,应该怎么走?怎么报道,才能让民众看到希望,而不是恐慌?”

就在两人讨论渐入佳境之时,陈铭话锋猛然一转,看似不经意地,抛出了他真正的“鱼饵”。

“如果,我是说如果。”

“有这么一种可能——我们不再给它输血,不再让它苟延残喘。而是采用一种‘休克疗法’,快刀斩乱麻。”

陈铭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宋佳的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