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一瓶酒,两碟菜(1/2)
夜色如墨将破败的纺织厂生活区彻底吞没。
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潮湿的晚风中摇曳,勉强照亮一小片布满青苔的路面,将陈铭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空气里,混杂着家家户户窗户里飘出的饭菜油烟味,以及老旧下水道返上来的,若有若无的霉味。
这里是工厂的家属楼区,一栋栋样式相同的筒子楼,像是一群沉默而衰老不堪的巨人,无声地矗立在黑暗里。
陈铭提着那个不起眼的布袋子,根据林薇打探来的地址,找到了三号楼二单元。
楼道里没有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他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一步步踏上布满灰尘的水泥楼梯,来到了四楼最里面的一扇门前。
那是一扇斑驳的木门,红色的油漆大片脱落,露出了底下木料的原色。
陈铭在门口站定,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这才抬起手,轻轻敲了敲门。
“咚,咚咚。”
敲门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过了好一会儿,门内才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随即,“吱呀”一声,木门被从里面拉开一道缝。
一张苍老而警惕的脸,出现在门缝后。
那是一个头发花白,身形清瘦,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人。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刀刻的一样,眼袋很深,透着一股长期的疲惫和心灰意冷。
他上下打量着门外这个陌生的年轻人,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充满了审视和疏离。
“你找谁?”
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耐烦。
他,应该就是张工了。
陈铭脸上立刻露出一个谦和而无害的笑容,姿态放得很低。
“您好,请问是张工,张庆民老师傅吗?”
“我叫陈铭,是县里新成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办公室的主任。听厂里的老师傅们说,您是咱们厂技术最好、最受人尊敬的前辈,今天刚到厂里,特地来拜访一下您。”
他自报家门,话说得客气又周到。
然而,当听到“主任”这两个字时,张工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仅有的一丝耐心瞬间消失殆尽。
他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了下来,像是结了一层冰。
“我一个退了休的老头子,早就不是什么‘工’了。”
张工的身体依旧堵在门口,没有丝毫要请他进去的意思,语气生硬地回绝道:“我们家也没地,不归你们农业办管。你找错人了,主任同志。”
说完,他便要直接关上门。
这是最典型的闭门羹,也是陈铭预料到的第一道难关。
一个被伤透了心,对“官”这个字眼充满了本能厌恶的人,绝不会因为几句客套话就敞开心扉。
眼看着那扇门就要在自己面前“砰”的一声合上。
陈铭不慌不忙,在那最后的缝隙即将消失的瞬间,他将手里的布袋子往前提了提,酒瓶和饭盒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他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上了一丝真诚的无奈。
“张工,您别误会,我真没别的意思。”
“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宿舍,吃饭没劲。听人说您好喝一口,我下午托人弄了瓶好酒,又炒了两个菜,就是想找个长辈聊聊天,请教点事。”
陈铭的目光坦然地迎着张工的审视,一字一句地强调道。
“不聊工作。”
“酒”和“不聊工作”,这两个词,像两把小锤,精准地敲在了某个点上。
张工准备关门的手,猛地顿住了。
他那双冰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陈铭,似乎想从他那过分年轻和平静的脸上,分辨出这句话的真假。
门缝里的对峙,持续了足足十几秒。
最终,张工紧绷的嘴角似乎松动了一下,他那堵在门口的身体,极其不情愿地,往旁边侧了侧。
算是默许了。
陈铭心中一松,知道最难的第一步,算是迈过去了。
他提着东西,走进了这个小小的家。
屋子里的陈设异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水泥地面扫得很干净,一张老式的八仙桌,几把掉了漆的木椅子,墙上挂着一台老旧的挂钟。
整个屋子,都透着一股属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清贫而整洁的气息。
一个同样头发花白的老阿姨从里屋探出头来,看到陈铭这个生面孔,有些诧异。
“家里来客人了?”
“没你的事,回屋看电视去。”张工挥了挥手,语气依旧生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