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密匣血证:瘟母现形(2/2)
“滋——”
细微的声响从琉璃罩里传来。林晚夕瞳孔骤缩,只见那截兽骨上的菌壳开始疯狂增殖,晶状的壳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很快就覆盖了整个兽骨,甚至开始往纱布上爬!那些尖刺越长越长,刺破了淡红的液珠,里面的灰孢子瞬间弥漫开来,在琉璃罩里形成一团淡灰的雾。
更可怕的是,被菌壳吸收的那滴精血,竟在壳内形成了一条暗红的纹路,顺着菌壳的增殖方向流动,像是在给菌壳提供养分。林晚夕甚至能看到,菌壳的内部,隐隐有细小的虫子在蠕动——那是新的黑水灵!
“娘娘!快用净雪蛊!”帐外传来陈长老的声音,他隔着帐门,也看到了琉璃罩里的异动。
林晚夕立刻点头,对着帐外喊道:“陈长老,准备好!我打开琉璃罩的瞬间,你就把蛊虫放进来!”
她伸手握住琉璃罩的盖子,深吸一口气,猛地将盖子掀开。就在这时,琉璃罩里的灰孢子像疯了一样往外涌,菌壳的尖刺也朝着她的方向伸过来。陈长老立刻将银盒打开,银白的净雪蛊飞了出来,扑向灰孢子。
“滋滋——”
净雪蛊与灰孢子接触的瞬间,发出刺耳的声响。银白的蛊虫瞬间将灰孢子吞噬,菌壳上的尖刺也开始萎缩,晶状的壳面失去了光泽,慢慢变回之前的样子。林晚夕趁机将琉璃罩重新盖上,把增殖的菌壳和净雪蛊都关在里面。
帐门被推开,沈昭、李统领和锦书冲了进来,见林晚夕没事,才松了口气。“娘娘!您怎么样?”锦书连忙上前,拿出手帕给她擦了擦额头的汗。
林晚夕摇了摇头,指着琉璃罩里的兽骨:“实验成功了。瘟母的菌壳只要接触到活物的精血,就会疯狂增殖,还会产生新的黑水灵和灰孢子。而且,它能吸收精血作为养分,生命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
陈长老凑近琉璃罩,看着里面萎缩的菌壳,脸色凝重:“老臣之前以为,净雪蛊能克制瘟母的子孢,就能克制瘟母本体。但现在看来,净雪蛊只能暂时压制菌壳的增殖,若是遇到大量的瘟母本体,恐怕……”
“葬龙冰湖。”林晚夕突然开口,目光坚定,“我们必须去葬龙冰湖,找到瘟母的本体,彻底毁掉它。否则,只要有一截带着菌壳的兽骨,只要有一滴活物的精血,瘟母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子孢,永远除不尽。”
沈昭立刻上前一步:“娘娘,我跟您去!我去过黑石部的祭台,熟悉漠北的地形,能帮上忙。”
李统领也躬身道:“末将也去!三百禁军随时待命,定能保护娘娘的安全!”
林晚夕看着众人,心中一暖。她知道,去葬龙冰湖的路必定凶险——那里常年冰封,气候恶劣,还有云氏余党的埋伏。但她没有退路,为了大萧的百姓,为了不让瘟疫再蔓延,她必须去。
“好。”她点了点头,“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沈青,你去整理黑石部的拓片和兽骨,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留给王将军,让他继续在漠北防治子孢扩散。李统领,你去准备足够的粮草和保暖的衣物,还有净雪蛊和解毒药,越多越好。陈长老,你跟我一起去,你的蛊医之术,是我们对付瘟母的关键。”
“老臣遵旨!”陈长老躬身应道。
众人立刻分头行动,医帐里又忙碌起来。林晚夕走到窗边,掀开帐帘,望着漠北的夜空。星星很少,只有一轮残月挂在天上,洒下清冷的光。她抬手摸了摸腕间的净雪印记,印记已经恢复了淡银色,却仍带着一丝暖意。
“陛下,”她轻声呢喃,“臣妾很快就能找到瘟母的本体,彻底解决瘟疫。您在京城,一定要保重。”
与此同时,京城的承天殿里,萧承烨正看着林晚夕送来的传信。信上详细写了沈昭带回的拓片和兽骨,还有实验的结果。他紧紧攥着信纸,眼中满是担忧,却也有一丝欣慰——他的晚夕,总是这么勇敢,这么有担当。
“传朕旨意。”萧承烨对身边的太监道,“令北境三营再调两千骑兵,前往葬龙冰湖接应皇后。另外,让户部拨款,给漠北送去足够的粮草和药材,绝不能让皇后他们在前线缺了补给。”
“奴才遵旨!”太监立刻领命而去。
萧承烨走到窗边,望着北境的方向。夜风吹进来,带着京城的暖意,却吹不散他对林晚夕的牵挂。“晚夕,”他轻声道,“朕等你回来,等你一起看京城的春天。”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漠北的医帐外就响起了马蹄声。三百禁军已经集结完毕,马匹上驮着粮草、药材和净雪蛊,沈昭将拓片和兽骨小心地装在密匣里,陈长老则检查着随身的药囊。林晚夕穿着厚重的铠甲,腰间别着短剑,脸上带着防护面罩,走到众人面前。
“出发!”
随着她一声令下,队伍缓缓朝着漠北最北的方向前进。马蹄踏过荒芜的土地,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脚印。远处的葬龙冰湖,还藏在终年不化的冰雪里,等着他们的到来。而那里,不仅有瘟母的本体,还有云氏余党的最后防线。
一场更艰巨的战斗,即将在冰封的葬龙冰湖展开。林晚夕知道,这一次,她不仅要对付瘟母的阴毒,还要面对云氏余党的疯狂反扑。但她没有退缩——她的身后,是大萧的百姓,是萧承烨的期盼,是无数等待着瘟疫结束的生命。
队伍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漠北的风雪里。只有那面绣着龙纹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宣告着他们的决心——不除瘟母,誓不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