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 > 第182章 朝堂新象,老臣归

第182章 朝堂新象,老臣归(2/2)

目录

紧接着,又有数位与赵元敬年纪相仿、观念相近的老臣出列,纷纷附议,请求致仕。他们的理由大同小异,多是年事已高,难以跟上朝廷新的步伐。

萧承烨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位老臣,目光复杂。这些老臣,曾是他父皇时代的支柱,也曾在他登基之初稳定朝局出过力。他们并非奸恶,只是时代变了,他们的观念和步伐,已逐渐难以匹配这个需要快速前行、不断创新的帝国。

他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起身,一步步走下丹陛,来到赵元敬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赵爱卿,何至于此?朕还需倚仗老成谋国之臣。”赵元敬眼中含泪,摇头道:“陛下隆恩,老臣感激涕零。然……老臣深知,朝廷如舟,需顺势而为。如今陛下掌舵,皇后辅弼,新风已起,老臣旧帆,实恐误了航程。恳请陛下成全老臣最后这点体面。”

萧承烨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温和而充满敬意:“既如此,朕……便准了。爱卿之功,朕与天下,不会忘怀。”他接过那份奏疏,朗声道:“赐赵爱卿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良田五百亩,准其以太子太保衔荣归故里。一应仪仗,依制而行。”对其余几位请辞的老臣,萧承烨也皆温言抚慰,厚赏允准,给予了极大的尊荣和体面。

这一幕,看似是老臣的隐退,实则是一次平稳的朝堂权力交接。老派势力的代表们以一种极富尊严的方式主动让出了位置,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也为新时代的展开扫清了最大的观念阻碍。

送别了老臣,萧承烨回到龙椅之上,目光变得锐利而充满朝气。他手中拿起另一份早已拟好的名单。“国之栋梁,非独老成。欲开盛世,需大力擢拔新锐,注入朝气。”他声音铿锵,“朕观临川历练、北境战火之中,涌现诸多年轻干才,忠勇可嘉,锐意进取,当委以重任!”

一份长长的任命诏书被宣读出来。原临川知府、现任吏部考功司郎中的张文远,因在地方治理和新政试点中表现出色,擢升为户部侍郎。北境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文官书记官王哲,熟悉边务,思维敏捷,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司郎中。数位在地方州县任上政绩卓着、支持新政的年轻官员,被调入御史台、工部、刑部等要害部门。甚至太医院中,几位在蛊医科筹建中表现出极大热情和天赋的年轻太医,也得到了正式的晋升和嘉奖。

这些被提拔的官员,大多年纪轻轻,却已在实干中证明了能力,他们思想更为开明,对帝后推行的各项新政,尤其是蛊医之道,大多持开放甚至支持的态度。他们的上位,瞬间让朝堂的气氛为之一新,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改革的锐气。

看着殿中这些新鲜面孔,萧承烨眼中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旧的枝叶已然修剪,新的骨干已然就位。他知道,推行那项旨在惠及天下万民的“新惠民医政”的最后一道朝堂阻力,已经基本消除。

退朝之后,萧承烨与刚刚休息过来的林晚夕在御书房相见。“赵老他们……终究还是走了。”林晚夕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和感慨。萧承烨握住她的手:“时代洪流,奔涌向前。他们选择了最体面的方式。晚夕,朝堂已为新政做好准备,我们的《新惠民医政纲要》,是时候颁布天下了。”

林晚夕眼中焕发出明亮的光彩,她重重点头:“好。太医院和孙大人那边也已准备多时,各地‘净雪堂’的选址和人员培训方案也已初步拟定。陛下,我们可以开始了。”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目光投向窗外广阔的天空。旧的朝堂已成过去,新的气象已然勃发。一场即将席卷整个大凉、深刻改变亿万民生的变革,即将正式拉开帷幕。

而他们为这场变革所准备的核心利器——融合了传统医道与蛊术奇效的蛊医体系,也已磨砺成型,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扎根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