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科技萌芽(1/2)
紫宸殿内,时光在希望与煎熬的拉锯中悄然滑过。民间关于“白发贤后”的传说愈演愈烈,香火供奉与万民祈愿,仿佛在冥冥中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萦绕在宫墙之内。而处于风暴眼中心的紫宸殿,却维持着一种异样的平静,这种平静之下,是更为深沉的情感流动与悄然滋生的微妙变化。
萧承烨对林晚夕的守护愈发周密,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除了必须处理的朝政,他将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内殿。批阅奏折的案几被直接搬到了凤榻不远处,以便他一抬头,便能看见那张沉睡的容颜,以及那头如今已渐渐让他习惯,却依旧时刻刺痛他心脏的如雪银丝。
他亲自为她擦拭脸庞,用温热的玉梳,一遍遍梳理那冰凉顺滑的白发,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对待稀世珍宝。他会在她耳边低语,诉说朝堂的纷争,边境的军报,更多的是承稷的点点滴滴,还有民间那些关于她的、带着悲壮色彩的颂扬。
“晚夕,你听,外面的百姓都在为你祈福。”他握着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微凉的皮肤,“他们说你是星辰转世,是为承稷、为这江山耗尽了心血。你若能听见,会不会笑他们太过夸大其词?在我心里,你只是我的晚夕,是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回的妻子。”
有时,在他低语时,他能捕捉到她睫毛极其轻微的颤动,或是指尖几不可察的蜷缩。这些微小的征兆,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虽微弱,却一次次点燃他内心的希望,支撑着他度过每一个漫漫长夜。沈昭更是严阵以待,几乎住在了太医院与紫宸殿之间,日夜调整药方、针灸方案,密切监控着林晚夕体内那磅礴却沉寂的文明蛊种之力的每一丝变化。
而这一切的核心,另一个引发奇迹的小生命——皇子萧承稷,则在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成长着。
或许是父母血脉的不凡,或许是与母亲之间那玄妙能量交互的持续滋养,小承稷的成长轨迹彻底脱离了寻常婴孩的范畴。不过百日之期,他已能稳稳当当地坐起来,甚至尝试着用小手支撑身体,想要爬行探索周围的世界。他的眼神清澈而专注,黑白分明的瞳仁里,闪烁着远超月龄的好奇与灵慧。
他对能量的感知越发敏锐。萧承烨运转真龙内力时,他会停下玩耍,歪着小脑袋,仿佛在“倾听”那无形力场的流动;沈昭引动医道真气为他母亲行针时,他会睁大眼睛,视线随着那淡青色光晕移动,小嘴里发出“啊啊”的、似在模仿又似在探究的单音。
最令人惊异的是,他似乎开始无意识地引导周身那微弱的能量涟漪。当他情绪平稳、专注于某物时,他小手挥舞间带起的空气波动,偶尔会让近处灯烛的火苗产生极其细微的、不符合常理的摇曳。这现象极其偶然,却足以让萧承烨和沈昭心中警铃大作,同时也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期待。
萧承烨对儿子的保护已至偏执。紫宸殿被经营得铁桶一般,所有送入殿内的物品,包括承稷的玩具、衣物、饮食,都需经过沈昭与影卫的双重查验。能近身伺候的,唯有寥寥几个背景清白、家世绝对可靠的乳母和宫女,且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监控之下。
然而,再严密的防护,也无法禁锢一个拥有非凡特质孩童那与生俱来的探索欲。萧承稷的“不同”,并不仅仅体现在对能量的感知上。
这一日,天光晴好,暖洋洋的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萧承烨正于外间批阅奏折,内殿里,一名沉稳的乳母和两名心腹宫女看护着正在厚厚地毯上玩耍的承稷。
小承稷对一枚色彩绚烂、内里嵌着铃铛的镂空玉球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玉球做工精巧,滚动时会发出清脆的铃声。他试图用小手抓住滚动的玉球,一次,两次……玉球滚到了一个矮凳脚下,被凳腿挡住,停止了滚动。
小家伙吭哧吭哧地爬过去,伸出肉乎乎的手指,试图将玉球抠出来。但玉球卡得有些紧,他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乳母见状,正要上前帮忙,却见小承稷停了下来。
他没有哭闹,也没有再盲目地去抠,而是歪着头,乌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那卡住玉球的凳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他伸出小手,不是去碰玉球,而是轻轻推了推矮凳的凳腿。
矮凳很轻,被他这么一推,微微挪动了一丝。就是这一丝的挪动,使得卡住玉球的力道发生了变化,那玉球“咕噜”一下,自己滚了出来。
小承稷立刻发出欢快的“咯咯”笑声,抓起玉球,满足地玩了起来。
整个过程看似寻常,不过是婴孩无意识的举动。但一直分神留意内殿的萧承烨,却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朱笔。他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心中波澜微起。
他看得分明,承稷那一下推凳腿,并非胡乱动作。他在观察了“困境”之后,选择了一个看似无关,实则切中要害的“解决点”。这不是蛮力,更像是一种……极其初级的、对“杠杆”或者说“因果关系”的直觉性运用。
这孩子,拥有的或许不仅仅是感知能量的天赋,还有着超乎常理的观察力与解决问题的萌芽智慧。
萧承烨心中百味杂陈,有为人父的骄傲,有对未知的隐隐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决心。他的儿子,注定不凡,他必须为他铺平道路,扫清一切障碍,无论是朝堂上的,还是未来可能因这非凡天赋而引来的。
数日后,一场精心筹备,规模却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的皇子百日宴在紫宸殿侧殿举行。与会者唯有几位皇室宗亲、心腹重臣以及沈昭。与其说是庆典,不如说是一次向核心圈层展示皇子健康无恙、稳定人心的仪式。
宴席间,被包裹在明黄色锦绣襁褓中的萧承稷,由萧承烨亲自抱着亮相。小家伙丝毫不怯场,睁着清澈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陌生的人群和环境。他粉雕玉琢的模样,沉稳灵动的气质,尤其是那双酷似林晚夕的眼眸,让在场众人都暗暗称奇,纷纷送上吉祥的祝祷。
然而,当宴席进行到一半,宫人捧上象征祈福、制作精巧的七宝玲珑灯时,小承稷的注意力被彻底吸引了。那盏灯结构繁复,由多个镂空球体嵌套而成,最中心是一点长明烛火,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镂空花纹,在墙壁上投射出变幻莫测的光影。
小家伙看得入了神,连乳母喂到嘴边的蜜水都忘了喝。他伸出小手,朝着灯笼的方向,口中发出“呀呀”的急切声音。
萧承烨见状,便示意宫人将灯笼拿近一些,放在一个他伸手无法触碰到的安全距离,供他观赏。
承稷安静了下来,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灯笼,尤其是那不断变化的光影。他看着看着,忽然,又抬起自己的小手,对着墙壁上的光影,试图去捕捉。光影自然无法抓住,但他的手指在光影中穿梭,似乎在研究光与影的关系,研究那复杂结构是如何制造出这般奇妙景象的。
他看得太专注,连沈昭悄悄走近,为他请脉检查,他都毫无所觉。
沈昭的手指搭上承稷嫩藕般的手腕,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低声对一旁的萧承烨道:“陛下,殿下此刻体内气血平和,但识海活跃异常,远胜平常。他似乎在……极度专注地观察和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