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挣脱牢笼(2/2)
柳清安也点头表示同意,对许舟和苏玄嗣道:“你二人都去睡一两个时辰吧。院中有我和朝槿守着,出不了岔子,放心吧。”
苏玄嗣见她们都这么说,只得压下心头那丝莫名的违和感,挠了挠头:“行吧,许是我多心了。那便有劳你们了。”
……
当夜色渐褪,天光微熹,静宜园中紧张压抑的气氛,似乎也被即将到来的盛大典礼冲淡了几分。
无论私下里有多少暗流涌动,摆在明面上的“春狩”,依旧是大玄王朝一项极为隆重的国家仪轨。
无论是古时的“四净大典”还是早些年基本只有象征意义的春狩,这春狩之礼,源远流长,并非简单的田猎娱乐。
其核心在于“讲武习兵,示天下以安不忘危”,既是检验军队、演练战术的军事活动,也是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典礼。
一套完整的春狩,礼仪极为繁琐隆重。
需由钦天监择定吉日,并非随意定下。
皇帝与参与春狩的主要宗室、文武官员需提前三日进行斋戒,沐浴更衣,不饮酒,不食荤,以示对天地神灵的虔诚。
狩猎前日,扈从的禁军仪仗需预先在猎场周围布设警戒,清场围挡,谓之“设围”。次日凌晨,皇帝御驾从行宫出发,前后由龙骧卫、羽林军精锐护卫,旌旗招展,鼓乐导引,浩浩荡荡前往预定的狩猎区,沿途百姓需回避,称为“警跸”。
抵达猎场后,并非立即开始射猎。
皇帝需亲自主持祭典,燔柴祭天,瘗玉祭地,并以太牢,即牛、羊、猪三牲。祭祀“军神蚩尤”或“山川百灵”。祭祀完毕,皇帝会登上特设的“观猎台”或“大黄旃”之下,接受众将朝拜,并由兵部官员宣读狩猎规则与纪律,强调“不射幼兽,不覆巢穴”的生态原则,以及按品级、队伍划分猎区等规定,此谓“誓师”。
誓师毕,号炮三响,狩猎正式开始。
参与围猎的将士们依据旗鼓号令,驱赶野兽,皇帝会率先射箭,称为“初射”或“逸箭”,而后王公大臣、各部将士方可纵马驰射。猎获的大型猎物,需由猎获者割下左耳,插于箭矢之上,疾驰至御前高呼‘献禽’,由专人记录在案,作为论功行赏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