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释道(2/2)
“简单来说,我刚才饶过你。”
“你应该口念我佛慈悲。”
“意思是,我放过你,是因为佛的慈悲,而不是因为我的慈悲。”
“我不杀你,是因为佛在干预的结果,是注定的因果,而不是因为我一时心善。”
“修士,你觉得呢?”
僧人原本古朴不波的眼眸渐渐明亮起来,他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方羽,称赞道。
“统领,果然是有慧根的人。”
“统领遇到的那种人,是已经放弃自我,将一切都交给神佛的人。”
“这种人没有灵魂,没有自我,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别人,无法再掌握自我的命运。”
“以为这样就能够有福报。”
“此事大谬。”
“这与我释家的理论大异。”
“我释家不追求神佛,不要求奉献,不要求自惨。”
“而是开悟自觉。”
“明悟世界一切,都有各自运转的造化和规律。”
“人活在这些造化和规律当中。”
“得不到,求不得,脱不解。”
“从而产生憎、恶、苦、痛、悲、痴、嗔等。”
“唯有放下一切,不去追求造化,不去要求主宰规律。”
“遇水不求鱼,只得解渴。”
“遇树不牟利,只食果腹。”
“遇山只求活,不取金银。”
“那么自会得大自在,大解脱。”
“不受凡尘轮回之苦,证觉开悟,从此自足安乐,圆满一生,此为大觉大圆大满之境。”
方羽听完对方的道理,似有所悟。
这僧人显然是跟他讲道理,目的还是那一套。
劝他放下屠刀,隐遁避世。
“统领相信宿命吗?”
“相信如何,不相信又如何?”
“宿命并非定数,而是一种造化和规律。”
“当统领今日想要吃一块糖糕,便会出门带钱。”
“之后,前往市集购买糖糕,或者购买材料自己制造。”
“当统领产生这个念头,便有了宿命。”
“而完成这个宿命的过程,便产生了因果。”
“比如,当你踏出家门的第一步,宿命就开始了。”
“你的名声,你的德性,往日的仇家,甚至是意外,都在因果之中。”
“比如一个小偷盗走了你的钱包。”
“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甚至在数十日之前,因为材料短缺,卖糖糕的店家就已经关门了。”
“这些都会造成宿命的结果。”
“若是统领在这一步停下,那便是提前完成了宿命,结束了因果。”
“虽然损失,但是大体还能得个善果。”
“本统领决心将这一步完成。”
“那么天空下着大雨,你将踏入泥泞之中。”
“没有带伞就会被打湿衣服,导致身染寒疾。”
“即便克服了种种困难,到了市集。”
“也可能会因为大雨,店家已经提前一步关门了。”
“或者因为某些外力和不可控的天灾,导致材料短缺,店家压根就没有开门。”
“当统领最终完成这一切,得到的结果,并不是你想要的,甚至是相反的恶果。”
这一番宿命因果说,很有一套,每句能够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