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千面(1/2)
翌日清晨。
天色才刚蒙蒙亮,幸福乡后山的采石场便被一连串尖锐的哨声粗暴地唤醒。
冰冷的晨雾还没完全散去,如同一层厚重的棉被笼罩着山谷。
油布搭建的临时工棚区里飘出了食物的香气,昨天劳作的一天的工人们此时正在灶台前排着队,等着领取今天的早饭。
主食是一张刚出炉的杂粮饼,足足有脸盆那么大。
旁边一个还有架在土灶上面的大锅,锅里熬着浓郁的肉汤,汤表面上浮着一层油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领到食物的工人们一手端着肉汤,一手拿着杂粮饼,蹲在一旁就开始吃了。
他们用饼蘸着肉汤,一边吃一边插科打诨。
“真是神仙日子啊,天天都有肉汤喝。”
“那可不,这地方干了活还真能吃饱,就是不知道能让咱们干多久。”
“嗨,想这么多干嘛,你没听那管事的人说,只要愿意干活天天都能吃饱么。”
很快工人们便吃完了早饭,拿起工具便开始干活了。
叮叮当当的凿击声,铁锤砸上钢钎的闷响,石块碎裂的咔嚓声,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成一片,其中还混合着人们粗重的喘息和搬运重物时的号子声。
赵老三双手叉腰,挺直的背脊让他魁梧的身形显得格外醒目。
他那洪亮的嗓门瞬间盖过了这片嘈杂,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都给俺打起精神来!今天谁要是敢磨洋工,晚饭的肉粥可就没他的份儿了!”
他的目光在整个工场上空缓缓扫过,看似漫不经心,最终却总会不动声色地落在一处特定的区域。
那是整个采石场劳动强度最大的区域。
这里的岩石最为坚硬,必须先用沉重的大锤在岩壁上砸出蛛网般的裂缝,再轮流用铁钎和楔子将石块一点点地从山体上剥离。
此刻,吴先生正和他的几名手下一起,混在几十名挥汗如雨的工人当中。
这套足以榨干人体力的工序让吴先生苦不堪言,他的双手已经被粗糙的锤柄磨破了好几个水泡。
和那几个练家子手下不同,吴先生是个货真价实的读书人。
他这副瘦弱的身板伪装成灾民倒是没有破绽,但是对于重体力劳动就很勉强了。
他现在几乎是靠着仅剩的意志力在挥舞铁锤,每一次砸在岩壁上,从锤头传回来的巨大反震力都让他几近麻木的虎口传来剧痛。
这绝对是故意的……吴先生的头脑在剧烈的体力消耗下反而愈发清醒。
昨天一早,那个名叫赵老三的魁梧管事就亲自堵在了他们的窝棚门口,咧着一口白牙,用一种不容置疑的热情将他们“请”到了这里。
美其名曰“关照”,说这里的贡献点给得最高,能让他们最快地吃饱饭,过上人样的日子。
然而自从踏入这个采石场,吴先生便发现这地方简直就是个放大版的监狱。
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壁,唯一的出入口有手持长矛的护卫看守,而四周永远都有沉默劳作的工人。
他们名义上是来赚取贡献点的劳工,实际上一举一动都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吴先生一边费力地挥动铁锤,一边抽空用眼角的余光快速地审视着周遭的一切。
这里的管理方式简单而粗暴:每个小队负责一片区域,完成定额便可获得全额贡献点。负责统计工作量的管事只在固定时间巡视,记录每个人开采的石料数量。
虽然把人当牲口一样使唤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吴先生感到困惑的是这里的伙食太好了,好到与这严苛的劳动环境极不相称。
早上的杂粮饼虽然粗糙,算不上太美味,但分量十足。
刚才更是亲耳听到管事的人宣布,只要完成今天的定额,晚上还会有一顿热乎乎的肉粥直接送到工地,而且量大管饱可以随便吃。
用最严苛的劳动榨干你的体力,再用最实在的食物吊着你的希望。
这不像是单纯的压迫,更像是一种……高效到近乎冷酷的筛选机制。
它在筛选出最能干的劳力,同时也在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重塑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就在吴先生思绪翻涌之际,李胜的身影悄然出现在高地之上,隐藏在茂密的树林里。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目光平静地俯瞰着下方那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看来你干得还不错。”李胜夸赞了一句。
站在李胜旁边的赵老三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用晒得黝黑的胳膊挠了挠头:“嘿嘿,都是按您的吩咐办的。”
“这帮新来的兄弟身子骨都还挺结实,就是干活的法子笨了点。不过学得很快,都是好劳力!”
“那个看着像读书人的,这两天表现怎么样?”李胜的目光落在了吴先生身上。
看着正在费力地将碎石搬上板车的吴先生,赵老三咧着的嘴收敛了一些。
他的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这是个硬茬子,俺让他干最累的活,手磨烂了都没吭一声。”
“而且俺发现他干活的时候不太老实,眼睛总是在瞟咱们的岗哨和物料堆放区,不像其他人只盯着手里的活。”
“这家伙……心里有事儿。”
李胜点了点头,赵老三的话印证了他和张景焕的预判。
毕竟是专业的探子,他的意志力和观察力不是这点体力劳动能轻易摧垮的。
“继续‘关照’他们就行。”李胜对赵老三吩咐道。
“记住,我们就是要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在幸福乡只要肯下力气就能吃饱穿暖。让他们看看我们的乡民是怎么干活的,又是怎么吃饭的。”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下午收工后,安排他们在工棚区附近自由活动一个时辰。”
“我们那个新建的公共澡堂快完工了,让他们也去看看。还有晚上扫盲班的课,也‘邀请’他们去旁听旁听。”
赵老三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珠子转了转。
片刻之后,他脸上的憨厚笑容里带上了几分狡黠。
这是要全方位地展示幸福乡的“里子”啊,不光要让他们看到物质上的富足,还要让他们看到精神上的追求。
赵老三心里明白,这些东西可比刀枪更有说服力。
“好嘞!俺都记下了!”赵老三拍着胸脯大声应道,“保证把这几位‘贵客’给伺候得明明白白的!”
李胜看着下方那些正在劳动的人群,思绪渐渐飘远了。
一种能让流离失所的灾民变成勤劳乡民的秩序,一种能让荒山僻壤变成生产基地的秩序,一种能让目不识丁的壮丁在劳作一天后依然愿意拿起炭笔学认字的秩序。
当郡守看到这样一份报告后,他会怎么想?
和近在咫尺的棘阳县豪绅不一样,幸福乡和郡守的利益并没有直接冲突。
从郡守的角度来看,幸福乡所做的这些事情其实也是在帮助他清理南扬郡的流民灾患,他犯不着动用军队来下死手。
当然郡守肯定不会忽视幸福乡,一个足足有好几千人的新兴势力,一旦炸了也是个不小的隐患。
但无论怎么样,只要幸福乡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威胁程度,郡守应该也不会轻举妄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