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 > 第74章 归乡

第74章 归乡(1/2)

目录

全小将这边正在点兵蠢蠢欲动,另一边的李胜早已经收到了杨清源的“饯别礼”,此时正带着一千多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官道上。

李胜心中回想起这几天的经历,也不由得有了些无奈。

在李胜答应杨清源带走流民的当天,一百辆手推车便送到了龙口营地,随着一起送来的还有装得满满当当的粮食,甚至比杨清源承诺的十石粮食只多不少。

杨清源这老家伙虽然是信奉利益至上,不过对于李胜这个大功臣倒也没有抠门。

李胜心知杨清源这次动作如此迅速,一方面是表达他作为总管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催促自己赶快离开。

于是李胜交代王五这个后勤管家留守营地,指挥大伙收拾行李,而自己则是带着张景焕前往流民们的营地。

流民营地的这些人看起来状态比之前好了不少,虽然和龙口营地的役工们没法比,不过倒不再像跟着黄风军时候那般面黄肌瘦了。

尽管李胜在流民们面前露脸的次数并不多,不过在张景焕的刻意宣传下,就连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都知道是一位“李大善人”收留了他们。

听闻李大善人来了,还留在营地里的人连忙赶到门口,一个个抻着脖子等着迎接这位恩人。

看到这些流民们感激的眼神,李胜暗暗叹了口气,朗声说道:“各位今天可以停下手中的活计了,准备收拾东西走吧。”

这话一出,

“这是咋回事啊,营地不要俺了吗?”

“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一定会改的!”

“大善人!大善人你可千万不能不管我们啊……”

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满脸忧愁的,有悲痛欲绝的,当然也不缺白眼狼。

“好不容易有个吃饭的地方了,就算撵老子也不走!”

“没错,要是给俺饿死了,就算做鬼也不放过你!”

不过有良知的人毕竟占大多数,这些声音刚冒出来,就被周围愤怒的人给按了下去。

李胜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这才继续说道:“诸位,我李胜不会放弃你们!”

听到李胜不是要赶他们走,这些人担忧的心才稍稍放下了些。

接着李胜向流民们简单说明了情况,因为服役期限已满,所以现在要返回南扬郡老家了。

至于让流民们离开的借口,杨清源对外公布的说法是因为这些流民并没有合法的路引等证明,所以按照大梁律法应该遣返原籍。

遣返原籍……众人瞬间沉默了下来。

本来他们就是从南扬郡逃难过来的,现在又要他们回去,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就连刚才还满怀希望的人此时也缄口不语了。

这消息刚公布出来,李胜就发现这群流民们直接给幸福指数拉到0了。

卧槽……这士气也太低了吧,动不动就归零这谁扛得住啊??

李胜咂咂嘴,这样的话看来每天至少得保证最低限度的饮食了,不然这群流民会连带着影响嫡系部队的幸福点产出啊。

“各位不必担心!”李胜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总管大人已经给了足够我们路上吃的粮食,所以大可不必慌张。”

至于回到南扬郡之后会怎样,李胜没有说。

但是听到这就已经够了,起码所有人都知道短期内不会被饿死了。

于是在流民们惴惴不安的心情中,当天下午李胜便带着他们和龙口营地的众人,正式踏上了返回南扬郡的归乡之路。

……

然而,真正的挑战这才刚刚开始。

当这支庞大到近乎臃肿的队伍离开颍水工地,脱离了的官方身份的庇护时,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大部队走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离开工地不过十余里路。

尽管有着龙口营地的役工们帮忙维持秩序,但是流民们的队伍依旧走得混乱无比,让他们一盘散沙的缺点暴露无遗。

这数千名被当成包袱甩给李胜的流民,骤然离开了那充满安全感的颍水工地,一个个又变得像惊弓之鸟一般,充满了迷茫和畏惧。

更何况流民们大多都是拖家带口,其中的青壮年不足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和步履蹒跚孩童。

再加上流民们本身就对集体没什么归属感,跟着李胜一起回去纯粹是因为总管大人的命令,加上对李胜的那一点点期待。

甚至还有几个流民为了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而彼此推搡,还有些人为了偷别人怀中半块放凉的馒头而发生争斗。

在这种环境下,原先的缺点被无限放大,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快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正因为如此,队伍的行进速度被严重拖慢。

原本李胜计划一日行军六十里,这已经算是考虑到流民们可能拖后腿的情况了。

不过现实远比计划更加不堪,这一个下午才走了十里路,一天行进的路程堪堪达到计划的三分之一。

“亭长,咱们现在该咋办啊?”赵老三走到李胜身边,急得满头大汗。

他手持一根粗大的木棍,正在费力地维持着秩序,但效果甚微。

“这群人还不如赶一群猪走得快,再这么下去,不等回到棘阳,咱们自己就先乱了。”

不光是赵老三有点牢骚,原先那批棘阳县的老役工们也是满腹怨言。

听闻家乡的消息后,这些役工们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家人身边。

但是因为身边多了一大群“拖油瓶”,这些棘阳县役工们心中也是焦躁不已。

而以陈屠为首的定北军老兵们,虽然纪律严明且队列整齐,但看着眼前这混乱的景象,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担忧。

他们本来就是士兵,早已经习惯了令行禁止,这种低强度行进比强行军的压力要小不少,但是这一路上管理流民却让他们心力交瘁。

甚至还有老兵们吐槽道,这群流民简直比乱匪都难缠,他宁愿拿着大刀去跟马匪们干架。

各种矛盾在队伍中不断交织发酵着,仿佛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沼气池。

李胜骑着杨清源送他的马儿转了一圈,将队伍里的各种不堪尽收眼底。

李胜看似面色平静,实际上心中却早已有了计较。

因为自从自己这些人离开颍水工地,他们就不再是会被官方庇护的役工,也不是披坚执锐的官兵,更不是到处逃窜的流民。

虽然现在大家聚在一起行走在回乡的路上,但是这些流民其实并没有将这个队伍当成一个集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