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 > 第71章 拿下石门坞

第71章 拿下石门坞(2/2)

目录

他站起身,对着林琬琰郑重地行了一礼:“姑娘此番情报大有价值,李某在此谢过了。”

既然传达信息的目的已经完成,林琬琰便也不准备久留。

在跟李胜又简单聊了几句,然后林琬琰便借口身心疲乏,先行离开了。

随着林琬琰的离开,李胜又将精力放在了战场善后上,这点小插曲并未影响李胜接下来的安排。

除了交接完成继续施粥的卫队士兵外,其他的士兵都在李胜的命令下开始原地扎营。

颍水卫队的士兵们没有丝毫懈怠,以惊人的效率迅速在挨着护城河的地方建立了简易的营盘,直接驻扎在了石门坞外面。

虽然营盘还十分简陋,不过鹿角拒马等防御工事也一应俱全。

木头搭建的瞭望台上,更是有手持长弓的哨兵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摆明了就是在防着石门坞。

次日一早,张景焕身着一袭干净的儒衫站在坞堡门口,以“颍水都巡检使者”的身份要求入坞与石万山进行“防务交接”的谈判。

消息传来,石门坞内一片哗然。

石万山的书房内,几名心腹民团头领和宗族长老齐聚一堂,个个面色凝重。

“坞主,万万不可让他进来!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一名性情急躁的头领激动地说道。

另一名长老也接口道:“是啊坞主,那新巡检野心勃勃,让他的人进了坞,咱们就等于把脖子伸到了人家的刀口下!”

石万山何尝不知这个道理。

尽管面上不露声色,但捏着茶杯的手指却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显示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但他能拒绝吗?对方是官,自己是民。

对方手握重兵,自己只有一群乌合之众。

对方占着平乱安民的大义,自己若是拒绝,便是不识抬举,正好给了对方动手的借口。

思虑再三,石万山最终还是颓然地叹了口气:“让那个使者进来吧。”

谈判的地点自然是设在了石门坞的议事大厅。

石万山高坐主位,两侧坐满了坞中的头面人物,个个神情严肃,试图用这种方式给来使一个下马威。

然而当张景焕独自一人从容不迫地走进大厅时,看到眼前这副景象,反而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意。

张景焕这丝毫不为所动的气度,反而让在场的其他人感到了一丝压力。

“在下张景焕,奉我家巡检大人之命,前来与石坞主商议协防事宜。”张景焕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石万山冷哼一声:“我石门坞自有民团守卫,墙高池深,不劳巡检大人费心。”

“石坞主此言差矣。”张景焕微微一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血狼匪首虽退,但其主力尚存,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再者,坞外尚有数千流民,鱼龙混杂,难保其中没有乱匪的奸细渗透。仅凭坞中民团,怕是难以应对万全之策吧?”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恳切起来:“我家巡检大人体恤坞主守土之劳,特意派遣在下前来,便是想与坞主共同商议一个万全之策,以保石门坞万无一失。”

“巡检大人的意思是?”石万山眯起了眼睛。

张景焕这才图穷匕见,缓缓说道:“巡检大人的意思是,派遣一队精兵入驻坞内,与坞中民团共同守备。如此内外呼应,方能固若金汤。”

“此外,我军在之前的战斗中,亦有数十名弟兄负伤,也需一处安稳场所进行救治安置。石门坞内民房众多,还望坞主能行个方便,也可以彰显坞主的善意。”

张景焕的每一条提议都打着“为了石门坞好”的旗号,合情合理到让人无法从明面上反驳。

石万山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白面书生,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一旦答应了这些条件,石门坞的大门就等于向官兵彻底敞开了。

在场的众人开始低声议论起来,但是却又不知他该用什么理由拒绝。

他抬头看向窗外,目光彷佛已经穿过厚厚的坞墙看到外面那支虎视眈眈的军队,还有坞内百姓对外面米粥的渴望议论。

内外交困,这便是石万山此刻最真实的写照。

就在石万山心里天人交战的时候,这议事厅外面却传来了些许嘈杂。

很快嘈杂的声音便越来越大,直到坐在厅内的众人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

数百名坞堡青壮,在那个曾经向石万山进言的民团头领的带领下,手持棍棒将坞主的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石万山!我等敬你一把年纪,但你不能把我等一直困在这里!”

那个民团头领带头喊起话来,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见到有人开了个头,坞堡之内压抑已久的民怨终于彻底爆发。

“坞主开门,让我们出去!”

这是暂居石门坞的行商们的声音,本来路过石门坞被困在这里就已经耽误了商机,现在如果再不离开,局势怕是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外面有官军,还有粮食,我们要吃饭!”

这是普通坞堡民众的声音,本来他们对于石万山的战时管控就很不满,现在有了带头的人那就不一样了,更多民众开始大胆地声讨起来。

他们虽然不敢直接冲击,但那一声声怒吼已经让石万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势已去……石万山心中叹了口气。

最终,在长久的沉默之后,石万山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好,就依张先生所言。”

于是当天下午,在石万山万般不情愿的注视下,一支百人队以协防的名义,迈着整齐的步伐进了石门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