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求援(2/2)
当时他只当这是杨兴的夸大之词,一笑置之。
可现在看来,或许杨兴真的没有夸大,而是李胜确实就有这个本事。
本来杨清源对这个小亭长是不屑一顾的,顶多也就是有些好奇而已。
但是现在,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如果颍水工地还有一丝希望,那怕是都在李胜身上了。
所有的道路已经被堵死,或许……是时候动用这枚充满不确定性的棋子了。
当杨清源再次睁开双眼时,他已经不再犹豫了。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维护那可笑的体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他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一个能将他从这泥潭中拉出来的人。
“来人。”杨清源的声音带上了些许沙哑。
“去龙口,带颍水工程器造工师李胜,速来大帐见老夫!”
……
当杨清源的亲卫队抵达龙口营地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紧闭的大门,还有数名站在瞭望台上面的弓手。
这几天以来,流民们窜入工地四处偷袭,龙口营地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李胜早已让陈屠等人加固了营地防御,就连杨兴那帮人也都加入了进来,一起抱团抵抗。
而且更关键的是,龙口营地不需要去物资配给处领取粮食,拥有幸福工厂的李胜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喂饱这一百多号人。
杨兴等人对此虽然很好奇,但是寄人篱下的杨兴倒是很明智,没去打探这明显是机密的事情。
所以在好几波进攻都被击退后,流民们也意识到这龙口营地是个难啃的骨头,于是直接放弃了这里,转而去攻打守备薄弱的其他营区了。
这亲卫队大晚上的过来,也不敢点火把,生怕引来流民。
黑灯瞎火的自然看不太真切,于是瞭望台上的弓手直接拉弓放箭,数支闪烁着森冷寒芒的箭矢便扎在了校尉不远处。
同时响起来的还有警告声:“来者止步,报上名来!”
为首的校尉看着离自己几步远的箭矢,还有面无表情喝问的弓手,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他立马停下脚步,强装镇定对着营地喊道:“我等奉总管大人之命,前来传召李工师!”
消息很快传到了营地中心的砖房内。
李胜放下手中的账册,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杨清源这个时候召见自己?他到底在打什么鬼主意?
“主公,万万不可!”陈屠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的语气中充满警惕:“这老东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召见,分明是没安好心。说不定是想把您骗出去,夺了咱们的基业!”
“没错,要去也是一起去!!”赵老三直接抄起了墙角的开山斧,“俺倒要看看,他杨清源手下那帮人,能不能挡得住俺这把斧头!”
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李胜抬手往下压了压,这才制止了他们。
然后李胜将目光投向了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张景焕:“景焕,你怎么看?”
张景焕沉吟片刻,缓缓开口:“总管此举,是险招,亦是良机。”
“以现在的情况,周边县城驻军肯定没有插手,不然事情早就该解决了,所以我认为总管应该已经无计可施。”
李胜摸着下巴,接过话茬:“他若真想对我不利,直接派亲卫营强行接手便可,反正他是占着大义的。”
“主公所言极是。”张景焕道,“总管现在既不能,也不敢这样做。”
“不能,是因为他没有把握能平稳地接管咱们营地。不敢,是因为主力一旦被咱们拖住,届时外面的黄风军怕是会直接杀入总管大帐擒下他。”
张景焕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所以我猜测,他这次召见主公更有可能是求援。”
李胜点了点头,张景焕的分析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虽然有风险,但也是个掌握主动权的绝佳机会。”李胜站起身来,“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了,这次一定要去。”
“主公三思啊!”陈屠等人还想再劝。
“不必多言。”李胜摆了摆手,“陈屠、赵老三,我离开的这段时间,营中防务交给你们。而且我们不是运粮队,有这总管亲卫护送足矣。”
然后李胜看向张景焕:“景焕,你随我同去,看看这位总管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前往总管大帐的路上,李胜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颍水工地的崩溃。
曾经还算平整的道路,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路边被遗弃的窝棚和散落的工具,空气中飘着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处处都透露着浩劫过后的惨状。
沿途的营地大多死气沉沉,能见到不少守夜的役工在围墙后面。
这些侥幸没有被黄风军波及的役工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李胜不由得想起来龙口营地众人那精神饱满的状态,和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役工形成了天壤之别。
一路上很平静,似乎黄风军攻破东区大营之后便撤了,没有再继续夜袭。
很快李胜和张景焕便踏入了总管大帐时,迎接他们的是坐在主案后沉思的杨清源。
杨清源消瘦了不少,那身象征着权力的二品官袍此刻显得有些宽大,衬得他整个人都苍老了几分。
他没有像上次那般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示意亲卫给李胜二人赐座。
“李工师,”杨清源开门见山地说道,“外面的情况,想必你也看到了。”
他缓缓抬起头,那双曾经精光四射的浑浊眼眸中,此刻竟带着一丝深深的疲惫。
“现在东区已经完全沦陷,整个颍水工地役工死伤接近三成。”
“黄风军劫掠粮道,作恶多端。我亲卫营虽勇,奈何兵力有限,已是独木难支。”
杨清源没有绕圈子,也没有耍官腔。他用一种近乎坦白的方式,将现在的情况赤裸裸地摆在了李胜面前。
没想到现在情况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这工地上死伤三成的话,那得有一两万人了吧……李胜心想。
在片刻的沉默后,杨清源向李胜道:“李工师,老夫问你……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