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授艺(1/2)
正当李胜和张景焕两人准备探讨接下来该怎么办时,小砖房的帘子一下被掀开了。
接着满身酒气的陈屠冲了进来,大着嗓门喊道:“妈的什么狗屁总管!”
原来陈屠见到李胜悄悄离席,有些不放心。
他生怕李胜半夜兴致大发要出去溜溜,于是便喊着赵老三一起跟了过来,正巧听到了这番话。
本来就脾气暴躁的陈屠借着酒劲,红着眼睛吼道:“那总管分明就是跟钱贵一样黑心,想让咱们做牛做马。主公,这官烫手啊!”
赵老三也从后面冒出头来,瓮声瓮气地附和道:“没错!这都是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凭啥便宜那老东西。咱们有粮有工具,大不了反了他娘的!”
李胜看着赵老三也有些头疼,这家伙隔三差五就喊着要造反,这架势甚至比自己更像个穿越者……
“不可鲁莽!”张景焕厉声喝止了这两人的一唱一和。
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他,此刻也隐隐有着一股怒气,但很好地克制住了。
“杨清源此举,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他给了主公名分与权力,我们若是拒绝,便是不识抬举,正好给了他翻脸的借口。”
“起码在名义上,我等现在都归颍水工地管辖,直接跟总管对着干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这番话让陈屠和赵老三沉默了下来,屋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重。
陈屠咂咂嘴没有说话,不过心里显然在盘算着什么。
而冲动的赵老三也低下了头,紧紧地攥着拳头,就好像要把杨清源在手里捏扁一样。
“景焕说的对。”这时候李胜也开口了,“这个工师职位,我们不仅要接,还要接得风风光光。”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要想办法利用起来,说不定反而是个助力。”李胜看向张景焕。
张景焕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有些迟疑地问道:“主公的意思是……”
李胜笑了笑:“自然就是想办法洗白你们的身份。”
“我等棘阳县役工都是当地良民,工期结束后自然还是返回原籍。”
“但如果没有足够分量的大人物发话,你们很难摆脱现有的罪名,重新获得清白的身份。”
原来李胜不光考虑了役工们的处境,就连他们这些老兵接下来的出路都想到了。
张景焕和陈屠心中感动不已,甚至陈屠已经一步迈上前来,激动地准备下跪了。
眼看两人又要行大礼拜谢自己,李胜连忙制止了这种行为,毕竟一个现代人还是习惯不了总是被人磕头。
“既然大家已经是一个团队,那自然要一视同仁。”
说完后,李胜将话题拉了回来:“这位杨清源总管可不是什么大善人,我们不能一直留在这里。”
“我们没有与他平等对话的资格,毕竟杨清源不光手握大权,还占据了大义的名分。若是想按时离开,只凭口舌之利,恐怕难如登天。”
今日的胜利,看似是自己等人完胜钱贵,实则是从蝼蚁变成了一个稍微有点价值的棋子而已,主动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杨清源手中。
张景焕也明白了李胜的意思:“目前我等展现出的价值,让杨清源觉得还有用,不会轻易舍弃,但不代表主公就能以此要挟杨清源……”
有些时候,知道得太多反而会不快乐。
现在正是此种情形,看似一切向好,实则前路未明,让众人不由得陷入了辰时。
小屋内再次陷入了沉寂,只有那盏油灯在噼啪作响,将几个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
翌日。
清晨的太阳刚从山谷东侧探出头,龙口营地内已是一片叮当作响。
役工们赤着膀子,打着哈欠伸着懒腰从一排排砖房里鱼贯而出。
伙房那边,守夜的人早已经炖好了几大锅肉粥,香气顺着风弥漫了整个营地。
正在营地众人享用早餐的时候,杨清源接下来的“赏赐”也如期而至。
通常来说,对于李胜这种新晋升的官都会有相应的赏赐,尤其李胜还是杨清源亲自开口提拔的,所以这赏赐肯定也会由杨清源来安排。
虽然李胜等人早有心理准备,杨清源的赏赐未必真心实意,不过真的等到了才发现还是低估了杨清源的脸皮厚度。
负责护送“赏赐”的是一名总管亲卫,他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十几个挎刀的兵士,阵仗搞得不小。
然而队伍里面没有任何金银布帛,只有零零散散的二十几人而已。
根据亲卫通传的杨清源口谕,因为颍水工地物资吃紧,所以没有多余的财物赏赐给李胜。
当然,什么都不给毕竟也不好看,于是这些人便是杨清源划拨给李胜管理的,美其名曰为李胜所部减少压力。
这一批人是从其他工区抽调来的官方工匠,所有人都是经验丰富的铁匠。
不过这些人脸色都不大好看,一个个都耷拉着脸,漫不经心地踢着脚下的石子,嘴里骂骂咧咧。
在他们看来,被派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山沟里,跟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学什么“炼铁新法”,简直是奇耻大辱。
若不是总管亲自下的令,他们说什么也不会来。
这群人里领头的是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年纪大约四旬,身形微胖,面容白净。
他穿着一身干净崭新的八品官服,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看起来像是一个老好人。
不过自从来到营地门口后,他那一双眼睛却不安分地开始四处乱瞟,从营地的砖房看到远处的炭窑,透着一股与外表不符的精明。
见到李胜等人从营地里迎出来,他便加快脚步从人群中挤出,隔着老远就拱起手:“哎呀!想必这位就是李工师吧,真是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啊,在下杨兴这番有礼了。”
“在下奉总管大人之命,来此地担任监察一职,协助李工师管理文书和统筹生产。”
“日后还望李工师多多提携,在下必将尽心竭力为李工师分忧。”
杨兴这一见面便对着李胜拱手作揖,态度谦卑得近乎谄媚,全然不顾他自己官职比李胜还高一些。
能被专门派来担任监察,这杨兴显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
而且杨兴这番话礼节十分到位,既点明了自己是总管的人,又把姿态放得极低,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李胜心知肚明,这叫杨兴的就是杨清源安插进来的耳目,负责打小报告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作为颍水工地的总管,杨清源自然也避免不了各种人情往来,少不了要往颍水工地里面加塞不少沾亲带故的人。
这杨兴是杨清源的远房侄子,虽然不是什么才华横溢之人,不过在一众酒囊饭袋里面却是显得鹤立鸡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