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理论与经验(2/2)
铁伯指着高炉说道:“您这法子,老汉实在是闻所未闻。老汉猜主公是想把铁石给烧化,虽然少量生产的话并不是做不到,但是这个炉子太高也太大了。”
“火从铁水铁渣混成一坨。”
“老汉我打了三十年铁,用的都是土窑块炼之法,把铁石跟木炭混着烧。最后扒炉取铁,再把海绵铁千锤百炼,最后做成能用的样子。”
铁伯撇了撇嘴,“炼铁靠的是火候,是手上功夫,是祖师爷传下的经验。主公您画的这些道道,又是风又是火的,太花哨了,怕是不顶用。”
李胜心知铁伯所言并非无的放矢,恰恰相反,他的担忧其实不无道理。
生铁冶炼最重要的就是炉温,只有足够把铁给熔化,才能产出生铁水,否则就只能是品质极差的固液混合物。
听到铁伯如此不留情面,陈屠在一旁听得都有些尴尬,连忙低声道:“铁伯,这话咱们私下说就行,何必当着大伙面呢……”
铁伯眼睛一蹬,技术人员的耿直脾气上来了,上前就要和陈屠理论。
李胜眼见两人就要吵起来,立马制止了双方。
“铁伯说得有理,经验之谈,最是宝贵。”李胜先是肯定了对方,然后话锋一转。
“不过,经验固然重要,但方法可以改进。我这法子名为‘高炉冶炼’,关键就在一个‘高’字。”
“因为足够高,这样矿料才能充分跟木炭燃烧的气体发生还原反应,然后得到铁。而且在下沉的过程中会接触木炭,发生渗碳反应,含碳量高的生铁熔点会进一步降低,更容易熔化成铁水。”
“也正是因为高,这个炉子才不像块炼炉那样全部混成一块海绵铁,而是能做到让矿料、炉渣、铁水分层。”
李胜指着炉底的出铁口:“较轻的炉渣会浮在上面,这下层出来的全都是铁水。这样生产出来的铁水直接就能用模具定型,不需要再进行多次锻打,远比老方法高效。”
铁伯听得云里雾里,什么“还原反应”还有“渗碳反应”,他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李胜那笃定的神情,又让他有些动摇。
不过“模具定型”这个他倒是知道,如果确实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铁水,那么配合土坯模具就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了,这让铁伯也不由得怦然心动。
“主公,口说无凭。”铁伯是个实在人,他一抱拳,“不如这样——”
“老汉在旁边起个小炉,还用老法子炼。主公找几个弟兄,用您这高炉炼。咱们比一比,看谁能先出铁,谁出的铁好,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生产竞赛么,越来越有那股味道了……能有这种胜负欲,李胜自然是求之不得。
“好,就依铁伯所言!”李胜当即拍板。
听说铁伯要和李胜的新炉子比炼铁,大伙都来了兴致。
李胜也乐得开一场全员参与的活动,正好也可以缓解下这段时间以来的压力,毕竟适当的娱乐活动也是必要的。
营地的役工和老兵们也都想亲眼看看,李胜口中的新理论,和铁伯传承的老经验,到底哪个更胜一筹。
于是,异世界的第一场炼铁比试,就这样在龙口河道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