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撞上时代壁垒(1/2)
麦克林顿从短期合同转为保障合同后拿的是44.2万美元的底薪吗,但最终到他手上只有22.6万美元,他选择领周薪,每周只能领取1.5万美元,离他还李鱼的10万无息贷款,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于是他死皮赖脸的的待在球馆享受免费的福利,然后厚着脸皮跟着李鱼进行训练。他逐渐往3D球员发展。
李鱼乐见其成,赛季进行了4分之1,森林狼这支球队也逐渐被对手研究透了,他需要更多人站出来。
圣诞后,森林狼的第一场比赛是客场对阵马刺。
ATT中心今天的空调没有坏,但是马刺的教练席酝酿着一些坏主意。森林狼球员刚踏进球馆热身,就感受到与赛季开始截然不同的氛围,场边第一排的马刺死忠球迷举着“欢迎来到防守地狱”的标语。
赛前更衣室里,比克斯塔夫把战术板拍在桌上,上面画满了红色的箭头:“马刺会夹击李鱼,艾尔你注意顺下,科里和麦坎茨准备接球投三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不确定,“他们的防守会比上次狠,尤其是鲍文,你们要小心他的……”话没说完,李鱼就抬手打断:“教练,不用提醒鲍文的小动作,这次他不敢。”上次休战半个月的经历,足够让这位“暗器大师”收敛锋芒,但李鱼没说的是,他更怕鲍文收起小动作后,那真正的防守能力。
最近的比赛中,其他球队已经开始了针对李鱼的防守布置。想来马刺这个以防守起家的球队,更不遑多让。
果不其然,比赛跳球刚结束,鲍文就像块浸了胶水的膏药,贴在了李鱼身上。他没有贸然伸手掏球,只是微微屈膝,重心压得极低,滑步时鞋底与地板摩擦出“滋滋”的声响,每一步都精准卡在李鱼的突破路线上。李鱼尝试用交叉步晃开空间,鲍文却像预判了他的节奏,身体跟着平移,手臂始终保持着合法的防守距离,却把李鱼的起步空间压缩到只剩半米,这就是顶级防守者的“选位艺术”,不用脏动作,靠脚步和预判就能制造窒息感。
“李鱼被贴死了!鲍文这防守,跟牛皮糖一样!”央视解说席上,于嘉的声音带着紧张。张卫平皱着眉点头:“你看鲍文的重心,始终在膝盖以下,李鱼想加速都找不到发力点。更要命的是邓肯,你看他站在禁区里,眼睛就盯着李鱼,随时准备补防。”
话音刚落,李鱼就尝试突破。他借着杰弗森的挡拆,想从右侧切入,可刚迈出第一步,鲍文就绕开掩护追了上来,而邓肯已经平移到罚球线附近,双臂张开,像一堵移动的墙。李鱼只能急停,想传球给外线的麦坎茨,可鲍文的手已经伸到了传球路线上,他只能把球回传给杰弗森。杰弗森在低位想硬凿邓肯,刚转身就被邓肯用肩顶住,出手时手腕被干扰,球砸在篮筐前沿弹出。
马刺的防守,从外线到内线,形成了一张无缝的网。
“这就是波波维奇的针对!”于嘉解释道,“他们不轻易包夹,但每个人的防守位置都卡得特别死,让你传不出好球,突不进禁区。你看李鱼,他明明能看到空位,但就是传不过去。”张卫平补充:“这战术专门针对李鱼的突破和传球。波波维奇这老狐狸,研究得太透了。”
李鱼不是没找到破局的方法。第一节还剩4分钟时,他终于吸引了鲍文和邓肯的双重防守,把球分到了右侧底角的麦克林顿,那里是空位!麦克林顿接球后,调整了一下,出手三分,可球砸在篮筐左侧弹出,篮板被邓肯稳稳收下。李鱼忍不住皱了皱眉,麦克林顿是球队里三分最准的角色球员之一,可在这种高强度防守下,连空位投篮都失准了。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解除了hedcheck的封印,但是大部分球员的投篮还是会受到裁判允许范围内的干扰。而且现在大部分的角色球员,都缺乏训练条件。
即使麦克林顿跟着李鱼训练了半个月,但是要完成蜕变,还缺一些时间。
李鱼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反观马刺,GDP组合正在用“团队篮球”诠释什么叫“老辣”。帕克被李鱼单防得很难受,前两次正面突破都被李鱼断下,可他很快就改变了策略。他不再执着于一对一,而是和邓肯打手递手,邓肯在罚球线附近接球,假装要单打,吸引防守后,突然把球塞给绕过来的帕克,帕克借着邓肯的掩护,轻松切入禁区,上篮得分。
“帕克这招太聪明了!”于嘉喊道,“他知道正面打不过李鱼,就绕着打,用掩护制造空间。这就是马刺的调整能力,太快了!”张卫平点头:“帕克的特点就是快,可他不蛮干,知道利用队友的掩护。李鱼防得已经很好了,可架不住马刺的战术配合。”
吉诺比利则彻底释放了“妖刀”的本性。第二节刚开始,他就在快攻中故意放慢速度,等森林狼的防守落位,然后突然一个背后运球,晃开布鲁尔,接着用欧洲步躲开杰弗森的补防,手腕一挑,球擦着篮筐入网。还有一次,他在三分线外看似要投篮,却突然把球传给了底线的邓肯,邓肯接球后轻松扣篮,那传球角度刁钻得像手术刀,森林狼的防守完全被他带乱了。
“吉诺比利这球商,太高了!”于嘉惊叹道,“他的动作看着随意,其实每一步都在算计。森林狼的防守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张卫平补充:“这就是马刺的可怕之处,每个人都能发起进攻,都能传球。你防住一个,还有另一个冒出来。”
邓肯则展现了公认历史第一大前锋的适应性。尽管波波维奇为了保护他的足底筋膜,把他的上场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打法也从“飞天魔鬼”变成了“策应型中锋”,但他仿佛天生就适合这种转型。他在高低位的策应像指挥家,一次在罚球线接球,他只是看了一眼左侧的帕克,就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然后突然把球传给右侧的吉诺比利,后者轻松命中三分。还有一次,他在低位接球,没有硬凿,而是用一个假动作晃开杰弗森,然后用标志性的擦板投篮得分,那动作朴实无华,却带着绝对的统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