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西班牙黄金一代(1/2)
2008年8月12日,五棵松体育馆,华国队又一天比赛日。
如果说首战梦八是“亮剑”,那么小组赛第二战,面对由保罗·加索尔领衔的西班牙黄金一代,则是一场真正检验成色的“堑壕战”。这支西班牙,阵容均衡,经验老辣,核心保罗-科比大腿-家嫂更是FIBA赛场上无解的大杀器。在这里,他比在NBA时更具统治力。
“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您带来的奥运男篮B组小组赛,华国队对阵西班牙队的现场。张老师,听说,保罗·加索尔为了奥运推迟了脚踝手术,您怎么看?”
“既然他为了国家,他可以付出一切。从第一场的比赛来看,我们也不遑多让!我们有着从开场就匹配上他的决心!”
赛前更衣室里,气氛与对阵梦八时截然不同。尤纳斯教练拿着战术板,语气凝重:
“记住,他们不是美国队,他们不靠个人天赋碾压你,他们是一台用默契、传导球和坚韧铸就的机器!保罗在低位,费尔南德斯在弱侧,纳瓦罗的挡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我们的优势是是姚和李在高位发起的进攻!把节奏带起来!”
比赛伊始,中国队精准地执行了战术。
李鱼第一次持球与姚明挡拆,小加索尔犹豫了片刻,选择收缩保护篮下。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李鱼没有强突,也没有分球,防守李鱼的费尔南德斯刚登陆NBA,面对一个NBA新人,他急于证明自己,李鱼用一个逼真的拜佛假动作点起补防的费尔南德斯,随即冷静横撤一步,三分线外张手命中!
“好球!李鱼!开局就敢打!”于嘉赞叹道。
张卫平分析:“这处理球太合理了!看这球,姚明往上这么一站,就把小加索尔带出来了,篮下空了。李鱼这阅读防守的能力,真不像个新兵蛋子。”
姚明频繁提上高位,与李鱼进行手递手配合。这一招让马克加索尔极不适应,他跟不出来,显然,即使有了情报,西班牙还是选择了稳妥。那就没办法了,姚明难得碰上一个比他还慢的中锋,他就像兴奋的村霸,发现了隔壁男主人不在家,他用自己的武器一次次的敲开了西班牙的家门。
这成了首节比赛的缩影。中国队打得极具智慧,利用姚明的牵制力,李鱼、朱芳雨、王仕鹏在外线频频发炮,内线空切也打得风生水起。西班牙显然准备不足,他们习惯了中国队内线硬凿的模式,对这种“空间型”打法极不适应。
分差在第二节中段被拉开到全场最大的14分!
五棵松彻底沸腾!球迷们看到了击败世界冠军的希望!看到了直通八强的曙光!
然而,西班牙主帅斯卡里奥罗立刻变招,即使那个姚明变成了常规形态,他也有对的上的防守配置。他果断叫停,换下了移动缓慢的小加索尔,派上运动能力更强的菲利普雷耶斯,并祭出了他们闻名世界的法宝,高强度又持续的全场紧逼。
同时,他们的外线核心,“炸弹”胡安·纳瓦罗站了出来。这位曾拒绝NBA千万合同的得分王,用他弧度极高的三分球,一次次轰炸中国队的篮筐。一次面对李鱼的扑防,他甚至用一记诡异的后撤步跳投命中,引爆了西班牙替补席。
张卫平指导语气严峻:“麻烦了,西班牙的进攻打开了,他们的紧逼让我们很难受。”
而西班牙的后卫线开始像牛皮糖一样缠绕刘炜和李鱼,过半场变得无比艰难。一旦球艰难传到内线姚明手中,立刻会有两人甚至三人合围,凶狠切球。
中国队流畅的进攻瞬间停滞。失误开始增多,被迫的仓促出手一次次偏出篮筐。而西班牙则稳扎稳打,利用中国队失误打反击,加索尔在低位面对易建联的单防,展现了为什么他是FIBA第一内线,梦幻脚步勾手、翻身跳投,无所不能。
半场结束时,分差已被缩小到8分。
更衣室里,尤纳斯面色严峻:“他们醒了!紧逼来了!不要慌!李,你需要更多回去接应!球要更快地传导起来!我们不能只靠外线,姚,你要得更深,要得更坚决!”
下半场,比赛进入了真正的肉搏阶段。西班牙的防守强度提升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而加索尔,这位带着“湖人遗憾”的孤勇者,开始展现他FIBA第一内线的实力。他在低位面对易建联和王治郅的轮番防守,用细腻的脚步和稳定的勾手,一次次将球稳稳放入篮筐。
李鱼深切感受到了与世界顶级强队鏖战的滋味。卡尔德隆的经验老道,纳瓦罗的诡异节奏,还有随时可能协防过来的加索尔,让他每一次处理球都必须在电光石火间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依然能送出妙传,比如一次背后击地穿过两人缝隙,找到空切的朱芳雨。他也能在夹缝中命中高难度后仰,但体能的极速消耗,让他的动作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形。
第四节最后两分钟,中国队仍领先4分。西班牙的紧逼几乎令人绝望。李鱼在后场被卡尔德隆和雷耶斯死死缠住,球几乎无法顺利发出。千钧一发之际,李鱼利用一个反跑勉强接到边线球,但合球的瞬间,纳瓦罗的鬼手已经切到!
“啪!”
球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