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奥运训练营(1/2)
李鱼迅速消失在公众视野,直奔奥运训练篮球馆。
然而,馆内迎接他的,是一种与机场火爆截然不同的、带着小心翼翼审视的安静。尽管姚明给了一个结实的拥抱,立陶宛籍主帅尤纳斯也表达了欢迎,但易建联、王治郅、朱芳雨、孙悦等国手的目光中,好奇之余,更多是一种敬畏与疏离。“王副主任事件”的传闻,让李鱼在他们心中成了一个背景深不可测、手段强硬的“狠角色”,而非一个单纯的19岁队友。
头两天,李鱼成了训练馆里“最安静的存在”。除了和尤纳斯、姚明讨论战术时会说几句专业术语,他和其他队友的交流几乎为零。但他的不同,却像水滴入平静的湖面,悄悄泛起涟漪。
分组对抗时,队友们先发现了他传球的“魔力”。给易建联的高吊球,刚好越过防守队员的指尖,落在阿联最舒服的接球高度,不用调整就能直接起身扣篮。给外线朱芳雨的击地球,力道控制得绝妙,球触地后弹起的高度,刚好到朱芳雨胸口,抬手就能投。连给王治郅的背身传球,都能精准避开防守人的断球路线,送到大郅的侧后方,仿佛他只用了两天,就把每个人的接球习惯,发力偏好摸得一清二楚。
“这球传得……太舒服了。”一次进攻后,朱芳雨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却被旁边的孙悦听了去,后者悄悄点头,看向李鱼的眼神里多了点认可。
当全队训练结束,众人筋疲力尽只想瘫倒时,李鱼的“第二课堂”才刚刚开始。枯燥的核心力量训练、数百次匀速投篮、一套看似古怪却极富成效的拉伸……他的训练量远超旁人,但呼吸平稳,动作控制力惊人,如同一台永不停歇却冷静无比的精密仪器。更衣室里,他依旧话不多,但会默默将散落的篮球归位,或为加练的队友传球、递水。这种职业精神,开始像水滴石穿般悄然影响更衣室氛围,年轻队员私下议论:“小鱼儿这自律,太狠了!”“探花都这么拼,咱还有啥脸偷懒?”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五天的战术课上。尤纳斯站在战术板前,讲解一套复杂的“西班牙挡拆”变化,用英语说得眉飞色舞,翻译偶尔会卡在“挡拆后外弹角度”的专业术语上,让周围的队员听得一脸迷茫。
刘炜作为控卫,皱着眉盯着战术板,手指在上面比划着,却总觉得哪里不对。这时,李鱼凑到他身边,声音不大却清晰:“炜哥,你这个位置,挡拆后不能直接往里切,得先往外弹一步,把防守人带出去,这样大姚顺下的时候,篮下才不会有协防。”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战术板上画了条弧线,没有丝毫“教前辈做事”的傲慢,纯粹是战术讨论的语气。刘炜愣了一下,顺着他的思路想了想,突然拍了下大腿:“对哦!我刚才就觉得哪里堵,原来是这步没算到!”
他按照李鱼说的跑了一遍战术,果然流畅了许多。尤纳斯看在眼里,对着李鱼点了点头。
王治郅、易建联几个老队员相互对视一眼,眼神里的“审视”少了,多了点“这小子确实有东西”的认可,不藏私,懂专业,这样的队友,没人会排斥。
隔阂彻底消失,是在一周后的力量房。孙悦练卧推时,最后一组明显没了力气,杠铃压得他龇牙咧嘴,手臂都在发抖。李鱼刚做完自己的核心训练,见状直接走过去,双手托在杠铃杆下方,做保护动作,声音平静:“慢慢来,别慌。”
孙悦咬着牙把杠铃推起,放下后瘫在长椅上喘气,抹了把汗对李鱼说:“谢了,小鱼儿!你这力量可以啊。”李鱼看着他笑了笑,面无表情地补了一句:“嗯,主要怕你手滑砸下来,殃及池鱼。”
寂静两秒,力量房爆发出惊天大笑!
“哈哈哈哈!殃及池鱼!鱼哥你这冷幽默!”
“孙悦你行不行啊!”
这声大笑,彻底粉碎了所有隔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