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统天下,天下大同(大结局)(2/2)
幽州北部,乃至刚刚稳定的凉州西陲。
匈奴、乌桓、羌胡等外族,趁着中原大战方歇,汉军主力南调之机,大举寇边。
烧杀抢掠,长城沿线烽火再燃。
刘协深知外患不除,边疆永无宁日,更会动摇南下根基。
他果断调整战略,暂缓南下,命令曹操和刘备总领兖、豫、徐军事,于合肥、寿春一线布防,盯紧江东孙氏与荆州刘表。
同时,刘协调集张济、徐荣和段煨部,兵分数路,北击匈奴,西定羌乱。
由于汉军缺少铁骑,只能暂时抵御,稳定住北疆。
不过,经数月征战,北疆暂告平定。
少年天子刘协,威望如日中天。
荆州刘表,益州刘璋,割据一方,虽名义上尊奉朝廷,却实为独立王国。
江东的孙权,在其父孙坚、其兄接连孙策遇刺后,继承基业。
他亦非易与之辈,很快稳住了阵脚。
当然,几人试图投降,但提出了许多的条件。
刘协直接拒绝,打算进行南征。
水军操练于巢湖,粮草囤积于南阳。
所有人都预感到,决定天下最终归属的决战,即将在那波涛汹涌的长江之上展开。
……
初平四年。
刘协发展了农业,开始了造船,大规模统一战争开启。
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权联合,依据长江天险,抵抗刘协发动统一南方的决战。
刘协觉醒了随身仓库,不再担心粮草运输的问题。
刘协也收服了足够的谋士,他们事先分化了南方的刘表和孙权,又布置了诸多计谋,成功打赢了赤壁之战,入侵江东。
益州乃是天府之国,道路崎岖,刘备成功带领着诸葛等人,深入不毛。
这极大地扩充了汉朝的疆域,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统领西南军。
当地的门阀反抗,也让治理开始出现难度。
……
初平五年。
汉朝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开始战后重建、政治改革和社会治理。
刘协觉醒了过目不忘,想起了前世学习的一些知识。
先是分封功臣,改革官制、军制,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轻徭薄赋,恢复生产,发展科技。
还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只要家族门阀超过了一定程度,就要迁移到洛阳。
还从教育出发,进行改革,开始修建道路,加强各地联通。
还彻底扫清残余割据势力,包括土匪。
以及派出了使者,开始探索周边区域,开始扩大自身的版图。
……
初平六年。
刘协抽到了锦衣卫,发现并设局了司马家的刺杀,为此把司马家进行除名。
对于功臣集团与新生代官员、旧士族与寒门、中央与地方,再次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缴了天下的兵甲武器,制定了相关的律法,统一的文字和官话。
改年号为兴平,复兴之意。
……
兴平一年到兴平五年间。
刘协分别抽到了百毒不侵,图书馆,超级大脑,资源探测,精准射击。
不仅开始培养继承人的问题,还去了不同的地方,进行微服私访。
继续深化改革,打造“中兴”气象。
随后,在国力达到巅峰后,开始迈开改造全国思想的步伐。
年号改为平天一年,恰好刘协觉醒了小地图,开始了全国征战的步伐。
迁移人口,建立汉镇,几乎遍布所有的天下,重要的地方,全面开花。
……
后刘协时代。
全球已经统一,刘协已经退位,开始了生活和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