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问百姓求一铢钱,一捧米(2/2)
“有何吩咐,但请直言,邓通若能效力,万死不辞!”
刘协也把事情说了出来,道:“军中缺粮,将士饥馑,朕带着公卿大臣,打算在城内讨要钱粮。”
“为此,求你接济一些罢了。”
说着,刘协竟对着邓通,微微拱手一礼!
传说中,有奉旨乞讨的存在。
如今,刘协滋味少年天子亲自乞讨,就更震撼了。
这一下,邓通有些吓傻了。
身后的公卿们,则是脸色尴尬。
天子对一介商贾行礼?
这是一点威严都不要了吗?
邓通连连阻止道:“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草民愿捐钱三千万,粮五十万石,以充国库!”
三千万钱,五十万石粮!
这已是极大的数目,远超之前所有大臣的捐赠。
刘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再次拱手道:“先生高义,朕铭记于心!”
刘协得到了允诺后,就离开了邓府。
“诸位大臣,朕已经举例了,我们分开,各自讨要吧!”
刘协还解散了队伍,让大家继续讨要钱粮。
其他公卿大臣虽然一脸不情愿,但也只能这么做。
刘协并未直接回宫。
他走向了更为喧嚣的市井,站在一个稍微高起的石台上。
刘协让士卒弄来了一个大缸。
然后,就对着周围的百姓喊道:“洛阳城的父老乡亲们,朕是天子刘协。”
刘协的声音中,带着真挚道:“朕无能,未能使国库充盈,以致将士受饥。”
“朕已刮尽宫中之金,然仍不足用。”
“朕深知,诸位乡亲生活亦是不易,朕不敢强求!”
“若家中尚有余力,能否捐助五铢钱一枚,米一捧。”
“朕在此,代将士们,拜谢大家了!”
刘协说完,对着黑压压的百姓人群,深深鞠了一躬!
清朗的声音传开,百姓越聚越多。
人群安静,目光聚焦在年少的天子身上。
许多百姓看着那瘦小的皇帝,听着他那番言辞。
那群面色窘迫的高官,百姓们不相信。
但是看着这么诚恳的少年天子的份上,觉得言辞不似作伪。
甚至,有人心中有了报销皇帝的想法。
“陛下,俺家还有半袋粟米,愿捐出来!”
一个老汉颤巍巍地喊道。
“我捐一百钱!”
“我家有新织的布匹!”
零星的呼喊开始响起,纷纷要拿出家里不多的物资。
虽然百姓家中贫穷,所能拿出的有限,但依旧想要拿出最好的东西。
“诸位百姓,大家的生活也艰难,你多拿一点点,其他的人家就不好意思。”
“大家不要多拿,就一枚五铢钱,一捧米即可。”
刘协再次行礼,躬身感谢。
百姓们还是很听话。
很快。
就有人带着一捧米,和一枚五铢钱过来,丢到了缸中。
随着时间推移。
一段时间后,街道尽头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皇甫嵩一身戎装,骑着马,带着数骑疾驰而来。
他听到了小皇帝,带着臣子向百姓讨要钱粮,急匆匆赶来护驾。
皇甫嵩飞身下马,冲到刘协面前。
单膝跪地,虎目含泪,声音哽咽:“陛下,何至于此!”
刘协把皇甫嵩搀扶起来,认真道:“皇甫将军,你们在前面冲锋陷阵,钱粮的事情朕要保证。”
“你们心安抗敌即可,莫要为了此事分心。”
皇甫嵩听闻此言,立刻老泪纵横。
武将粗莽,但也没有多心思。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容易为谁卖命!
毕竟,军队想要发挥出战力,就要靠情感来维系。
那种被托付的感觉,让皇甫嵩觉得舍弃一身,马革裹尸才能报答少年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