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办学!扩军!(2/2)
刘备不是皇帝,自然不能办太学。
所以刘平建议刘备弄一个“州学”。
刘平感觉学、校、庠、序区分麻烦,便直接以区域划分。
蒙学设立在村,主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孩子识字。
乡学和县学则是初步开始接触更深一层的内容。
至于更高一级的郡学,则是学习高深的内容。
而州学,则是学有所成者的更进一步深造!
甚至官员还可以从州学以及郡学之中选拔。
刘备闻言有些迟疑,“子安,我们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急了。”
选官制度可是只有中央才可以确立的,刘备现在只是徐州牧,如果去改变选官制度,肯定会被天下人攻击的。
想了想,刘备现在只有这一州之地,干这样事情,确实有些不合适。
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先一步一步来,钝刀子割肉!
“大哥说的是,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先办学校吧。”刘平点了点头,而后话语一转,“大哥,还有一件事。”
“子安,你说。”
“扩军!”从刘平口中吐出两个字。
有了陈登的屯田基地,大批量的出产粮食,再加上海路同辽东、交州的贸易来往,以及被服厂建设完成,刘平认为又到扩军的时候了。
“大哥,你麾下的徐州籍士卒太少了。”刘平随后向刘备分析了了一下。
刘备麾下的士卒,有两万两千人是丹阳兵。
还有一万六千人是青州兵。
仅剩下的八千人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沛国招募的豫州兵。
徐州兵,少的可怜!
只有太史慈麾下的四千水军是徐州本地人。
这是不行的。
刘备作为徐州的诸侯,不能将徐州兵排除在外。
毕竟以后在对抗曹操以及对徐州虎视眈眈的袁术的时候,徐州兵肯定可以爆发出很强的战斗意志!
八个字就可以调动他们的士气!
“泗水之仇!”
“保卫家乡!”
刘备听后,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而且有了这一年,陈登屯田带来的粮食,刘备也有了扩军的底气!
“子安,你认为扩军多少合适?”刘备问道。
刘平也在自己脑海中计算了一下,刘备这边虽说富裕了,但也没有富裕到可以随便扩军的地步。
每多一万人,就需要多出“两亿钱”左右的开支。
另外陈登的屯田基地还要青壮来充当屯团客耕种。
想了想,刘平竖起了两根手指,对刘备道:“大哥,两万人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子安,两万人会不会太多了。”刘备有些担忧,“张子布他们那边...”
“大哥,多也必须办。”
“徐州目前的情况还不安稳。”
“南边袁术拥兵十余之万之多,北边臧霸也拥兵万余。”
“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北边琅琊国臧霸听不听话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要考虑对方投靠袁氏的最坏打算。”
刘平对刘备道。
实际上还有一件事刘平没同刘备说。
那就是三家姓奴,吕布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