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刘备:吾弟危矣!(1/2)
另外一边。
刘备带着关羽、牵招带着千余残兵败将在距离高唐县县城百余里之外的地方,止步不前。
刘备时不时的眺望远方,神色有过一丝焦急和期望。
关羽和牵招则是站在刘备的边上。
“玄德,子安向来机敏肯定没事的。”牵招开口安慰道。
牵招和刘备认识很早,而且两人关系很好,为刎颈之交。
只不过后来牵招的老师乐隐被车骑将军何苗征辟为了长史,牵招也一起跟着去了雒阳。
不过在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的时候,爆发了十常侍之乱,车骑将军何苗身死,乐隐也没逃脱,牵招便护送自己老师的遗体一路返回安平。
历史上牵招是没有跟随刘备的。
毕竟此时的刘备既无声望也无官职,牵招并没有主动来投。
而刘备也知晓自己这位好友的志向,也没有开口相邀,毕竟这样会让大家都有一丝难堪。
这就是古人之间的含蓄。
对此,刘平这个穿越者,自然就无所谓了,直接去牵招的老家邀请对方辅助刘备。
刘平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明了。
如今正处乱世,与其随便投一人,不如跟着刘备先观望一二。
一来,我们要是未来闯出了名头,你也就不用再另投他人了。
大家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相处起来肯定要比在其他人麾下好很多。
也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猜忌什么的。
二来,就算没有成功,你想要别人重用你,你也总得闯出名头,展现自己的价值才行,要不然别人凭什么重用你?
毕竟牵家虽然小有势力,但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
等闯出名头了,到时候你想要离去,刘备也绝不阻拦。
刘平把话说的如此直接,态度也放的很低。
有一说一,是有些将牵招放在火山烤的意味。
也就是逼迫对方答应。
古人重义,更别说牵招还是冀州人,属于燕赵慷慨悲歌的氛围中,人生第一课就是“忠义!”
你的好友姿态都放的如此低了,你还不答应,就是“不义!”
牵招不能不义,也就不能拒绝,自然就答应了暂时跟着刘备。
刘备脸上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对牵招道:“子经,没有想到我刘备刚刚邀请你前来,就遭受此败,实在是无脸啊。”
“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袁家初夺冀州,如今求贤若渴,子经不如前去投之。”
刘备说这句话是很真诚的。
刘平当初用“义”裹挟牵招来帮助自己,他心里其实是有些过意不去的。
因为这样,他就属于“不义”了。
本来想着带着自己的好兄弟谋一份好的前程,这样自己也算是弥补对方了。
结果没想到,这高唐县令还没干满半年就被黄巾攻破了。
灰头土脸的,刘备自己无脸面对牵招。
牵招闻言面露思考之色,其实他也有想过离刘备而去。
毕竟跟着刘备实在是看不到什么前途。
他和刘备虽然关系好,但这是属于私交,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以及想要追逐的前途。
但如今冀州形势十分扑朔迷离。
袁绍虽夺冀州,但北方幽州公孙瓒却虎视眈眈。
公孙伯圭的名号,在北地可是相当有名的。
听家族那边的消息说,如今袁绍与公孙瓒交恶,公孙瓒似有南下的迹象。
中山国、常山国等地的豪族世家都有投靠公孙瓒的打算。
很多人可能觉得,袁绍打公孙瓒,袁绍有天大的优势。
但实际上完全恰恰相反,占据绝对优势的是公孙瓒。
公孙瓒南下冀州,一路上有许多的冀州人投靠公孙瓒,其中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人,“常山赵子龙!”
此时投靠袁绍,万一袁绍被公孙瓒所败,赶出冀州,他作为袁绍旧将,很有可能不会得到公孙瓒的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