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471章 归乡暖·天伦牵

第471章 归乡暖·天伦牵(2/2)

目录

陈素秋絮絮叨叨地数落着二儿子的不省心,林广福则闷头喝粥,偶尔插一句都是让你惯的,引得陈素秋一阵反驳。

林砚微笑着听着,适时安抚两句,气氛温馨而寻常。

早餐后,动身前往位于原工业区旧址的科技研究院。

研究院戒备森严,气氛与村内的宁静截然不同。

在林百草的中医研究实验室内,各种草药的气味与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在一起。

林百草精神矍铄,见到林砚,立刻屏退了左右。

“砚哥儿,您今天什么有空回来了看我?”

“百草爷爷,我来看看那些物资的准备情况。”林砚开门见山。

林百草神色一正,他清晰地记得,就在今年过年时,林砚也曾来到这间实验室请教他:

“百草爷爷,有一种起病急、传染性极强的温病,症状是突发高热、浑身剧痛、头痛畏光,继而可能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咳嗽、喘息甚至咯血,传变极快,伤人甚厉,致死率非常高。

不知可有应对之法?”

当时林百草闻言,沉思良久,结合自己毕生医术与对医药的理解,给出了方案:

“若真如你所言,此疫戾气凶悍,当以截断扭转,防治结合为原则。初期发热恶寒,可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清热解毒方剂及时宣透;

一旦出现肺部感染迹象,高热不退,则必须立刻使用磺胺等消炎杀菌之西药,控制感染,防止转危。

同时,口罩隔绝疫气,酒精消毒环境与器物,亦是阻断传播之关键。”

林百草直接带着林砚来到一排巨大的储备仓库前,指着里面码放整齐、一眼望不到头的特制纸箱:“砚哥儿,研究院与旗下药厂便全力运转。完全按照您当初构想的防治结合思路,我们设计了标准防疫药械包。”

他示意工作人员打开一个样品箱。只见里面分格摆放,井然有序:

独立玻璃包装的磺胺片(定量分装)。

配制好的银翘散片(定量分装)。

桑菊饮颗粒剂(便于冲服)。

厚实洁白的棉纱口罩(一百个)。

750毫升的消毒用酒精两瓶。

甚至还附有一张清晰的使用说明和病情识别指引。

“我们将其标准化,一套便是一人份初步应对之需。”

林百草指着那望不到头的货架,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自年初便开始全力生产、储备。到如今,库存在册的成品,已超过千万份。相关药材原料的收购和储备量更大,足以保证持续生产。”

他看着林砚,目光深邃:“但愿这些准备,永远派不上用场。但若有那么一天……”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林砚看着这浩如烟海的防疫储备,心中稍安。

这正是他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

在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灾难面前,这些看似普通的纸盒,或许就是拯救无数生命、维持秩序稳定的唯一方法。

为了准备这些药品,他力排众议把去年领航者公司所有的利润都拨给医药公司。

如今可以开始派上用场!

离开那规模惊人的储备仓库,回到他那间弥漫着药香与书卷气的办公室。

他亲手为林砚斟上一杯清茶。

“砚哥儿,”林百草缓缓开口,目光落在窗外研究院内几座新建的、冒着白色蒸汽的提取车间上,“说来惭愧。老夫行医数十载,早年对所谓西法、机器制药颇不以为然,总觉得草木有灵,君臣佐使,妙在医者一心,岂是铁疙瘩能替代的?”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摩挲着温热的杯壁,语气带着感慨:

“但这次,为了应对你所说的那场可能到来的大疫,不得已而为之,将银翘、桑菊等方剂,交由工坊按你提供的思路,进行大规模标准化提取、浓缩、制粒,起初,老夫是捏着一把汗的。”

林砚安静地听着,他知道这位亦师亦友的老者正在经历一场认知上的蜕变。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林百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机器提取,火候恒定,杂质去除得更彻底,得到的药粉、药液,其有效成分的纯度与稳定性,竟远超寻常药铺伙计手工煎煮、研磨!

更妙的是,标准化之后,每一份药的剂量都精确无误,疗效自然也更为可控、可期。

这简直是丹青化碧,将草石之灵,以工业之力,凝练成了更纯粹、更易用的形态!”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老夫如今想来,以往一剂药,因药材产地、炮制手法、煎煮火候乃至药罐材质的不同,药效便有浮动,所谓传方不传火候,便是此理。

而这工业化生产,恰恰解决了火候与均一的千古难题!

这并非抛弃传统,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将老祖宗的智慧发扬光大,惠及更多人啊!”

林砚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林百草的领悟,正是他一直以来所期望的。

“百草爷爷能作此想,实乃万民之福。

医药之道,本就不该固步自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中西,无论古法新技,能活人济世者,便是良法。

未来,我们不仅要标准化生产经方成药,更要利用这些新手段,深入研究药性药理,解析其为何有效,如何更有效。”

“妙!妙啊!”林百草抚掌赞叹,“若能如此,医药之学,必将迎来一番新天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