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攻心为上(2/2)
“押下去,单独关押。等林少爷的人来接手。”他知道,这个活口,以及那些缴获的信件,价值连城。
黑云山的陷落,如同在北疆匪帮的心脏地带插上了一把尖刀。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四方。
张树帜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攻坚战,完美地执行了杀鸡儆猴的策略。
接下来,就该看那些被惊散的猴子,会如何慌不择路地撞向早已张开的罗网了。
在彻底清点完战利品、妥善安置伤亡将士、并将一千余名俘虏由护卫队押解送往大同后,他下令旅主力撤回绥远城内及周边要地,进行短暂休整,补充弹药给养,医治伤员。
然而,军事上的暂歇,并不意味着攻势的停止。
就在张树帜凯旋归建的第二天,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绥远各地,乃至更远的草原荒漠上蔓延开来:
称霸阴山多年的黑云山匪帮,被晋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连根拔起!
匪首玉面狼被当场击毙,首级悬于绥远城门示众!
山寨两千多号人,上至头目,下至小喽啰,竟无一人漏网!
那些平日里与黑云山有勾结、或心存侥幸的势力,听到这个消息,无不胆寒。
尤其是玉面狼及其核心党羽的覆灭,彻底打破了占山为王即可逍遥的幻想。
紧接着,由新成立的绥远临时治安委员会(实际上由山西方面控制)署名的《绥远地区平乱剿匪安民公告》,被快马、游隼以及敢于深入各地的行商,迅速张贴到绥远各城镇、关隘、乃至一些较大的牧民聚集点。
公告用语简洁,却带着冰冷的铁血意味:
“告绥远全体民众及误入歧途者知:
近日,官军已犁庭扫穴,剿灭黑云山巨匪。匪首伏诛,余众尽擒。此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明证。
为体上天好生之德,予尔等悔过自新之机,特此公告:
一、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内,凡啸聚山林、为匪为盗者,若能幡然醒悟,主动向各地官府、驻军缴械投诚,如实供述罪行,官府概往不究,准其免死,给予生路,或编入民户,或准其垦荒自食其力。
二、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或假意投诚,心怀叵测者,一经查实,官军必以雷霆之势,尽数剿灭,绝不容情!黑云山之下场,即为前车之鉴!
三、各地民众有发现匪踪、或知情举报者,官府予以重赏;若有通匪、藏匪、资匪者,与匪同罪!
绥远之安宁,关乎众生福祉。何去何从,尔等自择!切切此布!”
这纸公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因黑云山覆灭而波澜四起的湖面。
它没有虚言恫吓,而是用血淋淋的事实和清晰无比的选项(限时投诚免死vs顽抗到底必死),在每一个土匪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些本就摇摆不定、或被裹挟的小股匪帮,开始人心浮动。
大小头目们连夜开会,争吵不休。
是相信官府的承诺,去搏一条生路?
还是继续提心吊胆地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灭顶之灾?
张树帜坐在绥远城的临时指挥部里,听着情报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反馈。
他知道,这攻心之计已经奏效。
匪帮内部的裂痕正在加大,恐慌正在蔓延。
他的部队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而敌人则在无形的压力下逐步走向瓦解。
“告诉前线各部,加强警戒,但对小股前来试探、疑似投诚的土匪,暂不开火,依令接收。同时,盯紧那些大股匪帮的动向。”
张树帜对参谋长吩咐道,“林少爷这手先打后抚,真是打到了七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