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398章 布局尖山铸工业新脊,试验电力蓄城市动能

第398章 布局尖山铸工业新脊,试验电力蓄城市动能(2/2)

目录

一、立即与省府及军方接洽,推动太原-古交-娄烦公路优先修建至尖山矿区,所需资金,公司可部分垫付或赞助。

二、厂区规划需预留远期扩建至年产二十万吨以上之空间。

三、配套煤矿、石灰石矿等资源需同步勘探锁定。

四、建设需充分利用枯树林基地仿制之设备与经验。”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顿,想起一事,又额外加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批示:

“另:即刻发文枯树林基地,令其成立仿制设备可靠性评估小组,对已仿制完成之2803高炉、平炉、汽轮机、轧机等核心设备,进行全流程、超负荷、长周期之运行测试与破坏性分析!

详实记录所有故障点、磨损数据、性能衰减曲线!

我要知道我们自已造出来的这些东西,极限在哪里,弱点在哪里!

尖山新厂之设备采购与安装,需以此评估报告为核心依据!”

他深知,仿制成功只是第一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只有经过最严苛的测试,摸清所有潜在问题和性能边界,才能放心地将这些国产设备用于新的重大项目,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批阅完毕,他按下呼叫铃。

张然再次进来。

“将这份方案发还秘书处,按我的批注,细化执行方案,特别是公路建设和可靠性测试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落实。”

林砚将卷宗递回去,语气不容置疑,“通知相关部门,可以开始前期准备了。”

“是!砚哥儿!”张然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即将改变一片土地命运的卷宗,快步离去。

林砚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娄烦尖山的位置,但思绪已然扩散开来。

钢铁厂是高耗能大户,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其血脉所在。

枯树林基地的仿制发电设备虽已成功,但其实际运行稳定性、并网特性、负荷调节能力如何,仍需在实际应用中检验。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再次按下呼叫铃。

张然去而复返:“砚哥儿,您还有何吩咐?”

林砚略一沉吟,清晰地说道:“刚才的方案之外,再加一条,单独成文下发秘书处。”

张然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速记本和铅笔。

“要求如下:”

林砚语气平稳,却条理分明,“第一,立即从枯树林基地调拨一套已完成仿制并通过初步测试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功率2500千瓦),运送至太原工业区规划预留的动力车间位置进行安装,作为试验兼备用发电机组。”

“第二,此机组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须全部由我方枯树林基地之技术团队独立负责,旨在全面检验其在外埠环境下的安装规范性、运行稳定性、故障率及维护便利性。需建立完整的运行日志,记录所有数据。”

“第三,责成秘书处,即刻着手评估与太原光明电灯公司(341章)成立联合技术试验团队的可行性。”

他特别强调了联合技术试验一词,“初步接触意向:可探讨由我方提供此套试验机组,尝试并网运行,共同研究负荷调配、电能质量优化、以及未来城市供电系统升级之可能性。注意,我方需主导技术试验方向和数据采集。”

张然运笔如飞,快速记录着要点。

林砚稍作停顿,补充道:“评估报告需重点分析合作之利弊。利在于:可借助其现有电网和运营经验,加速我方技术团队熟悉城市供电系统,获取宝贵的一手运行数据。初步接触时,可强调此举对提升太原城供电可靠性之公益价值。”

“明白了吗?”林砚问道。

“完全明白,砚哥儿!”张然合上笔记本,神色郑重,“调拨仿制发电机组至太原试验,并评估与本地电灯公司合作可行性,以获取运行数据并锻炼队伍为核心目的。”

“嗯,去办吧。”林砚挥了挥手。

张然躬身退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