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394章 工业的拼图

第394章 工业的拼图(2/2)

目录

“劳工部:”

“现需面向全国大规模招聘各类手工精巧之匠人,范围涵盖:金银细工、象牙雕刻、精密钟表修理、玉器雕琢、仪器仪表装配等一切需要极高手指灵活度与耐心之行业。”

他具体写道:

“要求:年龄不限,男女不限,唯重手艺高低与心性沉稳。需通过现场手工考核。”

“待遇:从优。一经录用,全家可迁入公司生活区,子女优先入学。”

“目标:第一期,招募不少于五十名此类匠人。总人数不限”

他在另附的考核标准纸上,简单地画了几个需要极高技巧的图案:细密均匀的波浪纹、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微雕方格、极其复杂的镂空花纹……甚至还有一个需要将头发丝穿过极小孔洞的测试。

秘书看着这份古怪的招聘要求,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但依旧毫不迟疑地接过:“明白,砚哥儿。我立刻去办。”

“等等。”林砚叫住了他,补充道,“告诉劳工部的人,眼光放亮些。有些老师傅可能不识字,但手里有真本事,不要错过。态度要客气,我们是请人家来传艺的,不是招小工。”

“是!一定把话带到!”秘书重重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书房里重归寂静。

林砚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几个工匠正在小心翼翼地调试那几辆作为样品的金色自行车,阳光下,金属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自行车代表了工业的“力”,而刚才那两份指令,则指向了工业的“精”与“巧”。

望远镜(光学仪器)和手表(精密计时),这两样东西,看似不起眼,却是一个国家精密制造业的试金石。

它们涉及到材料学、光学、精密机械加工、装配工艺等无数顶尖技术,其难度远超组装一辆自行车。

尤其是手表,那方寸之间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协同运作,对加工精度、材料稳定性、装配环境的要求堪称变态。

想要从头开始建立产业链,难如登天。

但林砚并不指望一蹴而就。他的目的很明确:

练兵:通过研制光学玻璃和尝试组装手表,最大限度地锤炼现有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精细能力,培养他们的精度意识。这对手榴弹引信、枪械瞄具、乃至未来更复杂的仪器制造,都有无可估量的好处。

搜罗人才:将散落在民间、可能因为时代变迁而濒临失业的顶尖手工匠人聚集起来。他们的手艺是工业初期最宝贵的财富,是许多精密零件手工打磨、装配和调试的关键。他们是活着的机床。

技术积累:哪怕最初只能仿制最基础的款式,甚至只能生产部分零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积累经验、数据和人才。总有一天,量变会引起质变。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林砚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先让他们为怎么把玻璃烧得均匀剔透头疼去;为怎么把那小齿轮做得又小又圆还耐磨头疼去。”

他回到书桌前,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力量的粗糙,与时间的精微,他全都要。

-----------------

感谢书友风2023101928打赏1666点书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