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民国种田开始科技兴国 > 第392章 日常

第392章 日常(2/2)

目录

林砚心中一动。

跟随外交官父母旅居国外的经历,让这对姐妹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

她们的见闻,或许能为他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信息。他点头应道:“好。”

顾家姐妹的书房就在二楼,宽敞明亮,带着明显的女孩气息,却又混杂着一种国际化的风格。

墙上挂着西洋油画复制品,书架上中英文书籍混杂,桌面上还摆着地球仪和一些异国风情的小摆件。

顾云菲跑到一个厚重的橡木柜子前,费力地抱出一本又厚又大的皮质相册,封面上烫着金色的花体外文。

“快来快来!”她将相册摊在铺着绣花桌布的小圆桌上,迫不及待地翻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在巨大石头建筑前的合影。

顾弘毅夫妇年轻许多,穿着正式的外交官礼服,笑容矜持。

两人中间,是两个粉雕玉琢、穿着蕾丝公主裙、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正是大约三四岁时的顾云嘉和顾云菲,眼神懵懂又好奇。

“这是在哪里?”林砚指着那宏伟的建筑问。

“布鲁塞尔!”顾云菲抢着回答,发音带着点洋腔,“我爹爹说那是王宫!外面广场好大好大,有好多鸽子!”

顾云嘉补充道:“我们在比利时住了两年。”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翻过一页。

后面的照片变得生动起来。有在安特卫普港拍摄的,背景是如林的巨轮桅杆和冒着黑烟的烟囱;有在乡间古堡前的草坪上野餐的;还有在街头,背景是叮当作响的有轨电车和穿着时髦的行人。

林砚的目光在一张拍摄于某条工业区街道的照片上停留了片刻。背景里有一家工厂的大门,挂着他不认识的牌子,但门口停着的几辆黑色汽车款式,代表当代最流行的款式。

“这是最新款的汽车?”他故作随意地点了点。

“对呀!”顾云菲又来了精神,“比利时的电车和汽车可多了!声音吵得很,但是跑得真快!比马车快多了!我爹爹还带我们坐过呢!”她的小语气里带着炫耀。

顾云嘉细心地指着一张照片上的车辆:“这种好像叫‘米纳瓦’(Mierva),是比利时很好的车子。还有一种叫‘FN’,也很常见。”

林砚默默记下了这些名字。欧洲的汽车工业,果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相册再翻,场景切换到了意大利。

古罗马斗兽场的恢弘废墟、威尼斯水城的旖旎风光、佛罗伦萨美术馆里的雕塑……透过模糊的黑白照片和两姐妹七嘴八舌、夹杂着个人印象的描述,一个与古老中国截然不同的文明画卷在林砚面前缓缓展开。

他的目光再次被几张照片吸引。

一张是在热那亚港口,背景是巨大的船坞和建造中的远洋货轮,其规模令人咋舌。

另一张是在都灵街头,抓拍到了一辆造型极其流线、充满运动感的汽车,车标隐约可见“菲亚特”(FIAT)的字样。

“意大利人开车可野了!”顾云菲皱着鼻子说,“街上总是嗡嗡响,吵得人头疼。”

林砚的指尖在那辆菲亚特汽车上轻轻划过。工业设计的美感,即便在模糊的照片中也难以掩盖。

他还看到了一张在德国短暂停留时拍摄的照片,背景是著名的柏林胜利纪念柱,但林砚注意到的却是街道两旁密集的、风格严谨统一的建筑,以及行人脸上那种特有的、近乎刻板的严肃表情。一种强大的、纪律严明的工业化国家的气息扑面而来。

顾云嘉见他看得仔细,便轻声解释:“这是在柏林,只待了很短时间。那里感觉和比利时、意大利都不太一样,街上的人走路都特别快,很少看到人闲着说笑。”

“真好。”合上相册时,林砚轻声说了一句。

这句赞叹发自内心,既是为了两姐妹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童年经历,也是为了这些影像为他带来的宝贵信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