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青年火花(2/2)
每一条,都闪烁着务实与理想交织的光芒。
苏婉贞正准备做总结发言,身旁的林砚却轻轻开口了。
清澈的童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没有看任何资料,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个团队的年轻人。
“想法都很好,路也算找对了。”他先定了个调子,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让原本有些喧闹的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
他首先看向振兴化学工业社的陈其渊:
“煤焦油里的东西,确实比焦炭本身值钱。你们能想到先去枯树林看现成的,这步走对了。”
他先肯定了对方的思路,然后话锋一转,像个冷静的裁判指出规则盲点,“不过,好东西人人都想要,怎么从里面把不同的东西高效、便宜地分开,打算先弄哪一样出来卖钱?这事,光有想法不够,得有个能算得过账的章程。”
陈其渊等人脸上的兴奋稍稍收敛,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这正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困惑——技术似乎有望,但商业路径模糊。
林砚没等他们回答,目光转向领航者公司工业管理部的一位中年管事:
“李经理,公司技术处应该有人专门研究过煤化工副产品分离的工艺和成本吧?会后你和陈学长他们组个会,帮他们捋一捋,看看哪条路子最快见到回头钱,又最不容易砸手里。”
那位李经理立刻恭敬地点头:“是,砚哥儿。我们初步有些数据,会后立刻与陈先生团队对接研判。”
林砚这才重新看向陈其渊等人:“先跟着李经理他们把账算明白。能算通,银行和公司才会继续投钱。”
接着,他看向无线电器材研习所的方念远:
“电子管是心脏,砸钱砸时间是对的。但心脏跳动了,还得有外围电路和结构设计配合。”
他打了个简单的比方,“你们现在最卡脖子的,是需要专门的抽气机、绕线机,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测量仪表,对吧?”
方念远激动地连连点头,这正是他们难以启齿的痛点,那些进口设备昂贵且难以获取。
林砚直接对苏婉贞说道:“娘,这事归采购,让他们拉个单子,注明优先级和用途说明,您看着批。必要的设备,不能省。”他一句话,就把问题的性质从技术攻关转变为了资源调配。
苏婉贞微微颔首,让身边的秘书会后优先处理。
最后,他看向赵根柱几人,语气缓和了些:
“你们想加入公司,是好事。公司开发部正缺既懂机器又懂地里活的人。”
他肯定了他们选择的道路,然后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不过,去了不能光埋头干活。你们之前那个打谷机的想法,为什么比老式的省力?核心巧思在哪?把它总结出来,写成报告。以后改进任何农具,都要先想明白为什么,再说怎么做。这事……”
他看向另一位领航者公司负责机械生产的管事:“王工,你带带他们。教会他们怎么把地里的经验,变成图纸上的标准和数据。”
王工沉稳地应道:“砚哥儿放心,开发部就需要这样有实际经验的弟兄。”
林砚说完,便不再多言,恢复了安静旁听的姿态。
整个过程,他没有提及任何艰深的技术参数,只是精准地指出了每个项目目前面临的核心瓶颈,并将解决方案直接指派给了领航者公司内对应的专业负责人去对接落实。
晋兴银行的角色,则清晰地限定在依据专业判断进行资金和设备支持上。
苏婉贞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她接过话头,做了最后总结,正式确认了后续的对接安排和支持原则。
交流会结束后,年轻人们没有立刻散去,而是迫不及待地围住了刚刚被点名的李经理、王工等人,热切地讨论起来,气氛比之前更加务实和热烈。
林砚和苏婉贞走在回办公室的走廊上。
“你这裁判当得,倒是省了为娘许多口舌。”苏婉贞轻笑道。
“娘管好钱袋子就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吵。”林砚语气轻松,“把准方向,疏通节点,他们自己就能跑起来,并檫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