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我编造的传闻都成真了! > 第96章 儿臣想打紫禁城

第96章 儿臣想打紫禁城(2/2)

目录

打不了交趾,打别的地方也是一样——

比如说紫禁城。

更何况,兵出紫禁城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战场就在父皇眼皮子底下,自己上午打进紫禁城,活捉永平和贼人,中午父皇就知道了。

而且和山高路远的出国征战,打个紫禁城无非是风险和意外,又要少上许多。

心有决定之后,朱高煦便每天都在朱棣面前请命,而且声称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三天之内拿不下紫禁城,愿意提头来见。

朝中重臣对于这件事,基本上抱着不予置评的态度。

因为在大部分官员看来,紫禁城里面,无非住着一位刁蛮任性,离家出走的公主,这种矛盾说到底都是陛下的家事。

皇上虽然贤能,但谁家还不出几个不肖子孙?

加上之前李景隆围困紫禁城失败那件事,虽然在金陵百姓中传的沸沸扬扬,可是民间的呼声,基本并不会传到官员耳朵里。

他们关注的是国家大事,党派斗争,传位人选这样可以左右政局的事情。

至于一个武夫打了败仗,那关其他人什么事?

不过是他李景隆废物罢了。

所以当朱高煦没完没了的请战之时,许多人都抱着看皇帝哄孩子的态度,纯粹看个乐子。

金殿之上,最清醒的人,恐怕要属朱棣。

他不但关注了李景隆围困紫禁城的经过,也经历了皇后中箭被治好的神奇一幕,所以对于皇宫之中的诡异之处,还是有一定认知的。

既然决定了迁都,那么作为未来陪都的金陵,就必须将后患清除干净。

用朱高煦对付永平,也算是名正言顺,毕竟都是朱家人,弟弟出手教训天生反骨的二姐,再把她押到父皇面前认错,听起来就很顺理成章。

朱棣很快被朱高煦说动,他先是耐心给儿子讲了些自己当年攻入紫禁城的经验,又把李景隆的失败教训说了个清清楚楚。

没想到,他不提李景隆也就罢了,这三个字刚刚出口,便引得朱高煦脸上泛起讥笑:

“父皇,请恕儿臣直言,若是拿他来比较,无异羞辱与我。”

“李景隆此人,除了一副好皮囊外,完全就是个酒囊饭袋。”

“他打不下来紫禁城,也在意料之中,算不得什么经验。”

说到这里,朱高煦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道:

“只需父皇答应儿臣两个条件,三日之内,我麾下将士必定拿下紫禁城!”

朱棣双眉一挑:

“哦?你且说说,哪两个条件?”

“第一,还请父皇给我五万精兵,只有充足的兵力,才能保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敌人的防线!”

“嗯,那第二呢?”

“还有就是……”

朱高煦脑海里响起道衍的叮嘱:

“殿下,紫禁城中的贼人,已非当年的建文帝,鬼蜮伎俩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若想与之为敌,战而胜之,必须比他还要阴险,还要无所不用其极,方能奏效!”

想到这里,朱高煦开口道:

“其次,儿臣希望父皇同意,可以对城中之人,使用任何手段!”

朱棣闻听此言,就是一愣。

他可太明白这“任何手段”是什么意思了,毕竟兵书战法流传了这么多年,其中记载的“有违天和”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