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越国,也该换个天了(2/2)
他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啊!草民家里,实在没粮了……”
为首的是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吏员,他扶起张老汉,脸上带着和气的笑。
“老人家,别怕,我们是大夏的军队,不抢粮食。”
“不……不抢粮食?”张老汉愣住了。
那吏员从怀里掏出一张黄纸,大声念了起来。
“奉大夏皇帝陛下旨意!自即日起,大越国废!此地,归入大夏版图!”
“凡大夏子民,按人头分发田地!免税三年!”
“十岁以下孩童,可入大夏学堂,免费读书!”
吏员念完,从身后士兵手里接过一个布袋,塞进张老汉怀里。
“老人家,这是陛下赏的米,先拿回去吃。”
张老汉抱着那沉甸甸的米袋,整个人都懵了。
他活了六十年,见过皇帝征税,见过贵族抢地,就是没见过皇帝给百姓发米,还分地的。
他颤抖着手,打开米袋。
雪白的大米,晃得他眼睛发花。
“这……这是真的?”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全是难以置信。
吏员笑着指了指村口。
那里,几十个士兵和工匠,已经叮叮当当地开始干活。
一块崭新的牌匾被挂了起来。
上面写着五个大字——太平村小学。
“当然是真的。”吏员拍了拍张老汉的肩膀,“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好好过日子吧。”
张老汉看着那块牌匾,又看了看怀里的大米。
“噗通”一声。
他又跪下了。
这一次,不是因为害怕。
他朝着北方的天空,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谢……谢皇帝陛下!”
老汉的声音,带着哭腔,传遍了整个村子。
一扇扇紧闭的门,悄悄打开了。
一颗颗脑袋,从门缝里探了出来。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和张老汉一样的,震惊,困惑,还有一丝丝……希望。
……
大越国都,升龙城。
皇宫内,一片死寂。
皇帝李成道瘫坐在龙椅上,面如死灰。
殿下,跪着一个刚刚从前线逃回来的信使。
“陛下……潼关……破了……”
“太平县,降了……”
“清化府,也降了……”
一个个坏消息,像一把把重锤,砸在李成道的心上。
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
为什么他引以为傲的雄关,一天都守不住?
为什么他的子民,不抵抗,反而开城门迎接敌人?
“报——!”又一个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大夏军……打到城外了!”
李成道浑身一颤。
他猛地站起来,冲到殿外。
“轰——!”
一声巨响,从城墙方向传来。
整个皇宫,都跟着晃了三晃。
李成道腿一软,跌坐在地。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皇宫的大门,被粗暴地撞开。
周立一身戎装,手持长剑,缓步走了进来。
他身后,是黑压压的大夏甲士。
李成道看着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将军,眼中只剩下绝望。
“大夏……你们……你们到底想怎么样?”他嘶哑着声音问。
周立没有回答。
他只是走到龙椅前,用剑鞘轻轻敲了敲扶手。
“陛下说,这椅子坐着不舒服。”
他挥了挥手。
“带走。”
两个士兵上前,像拖死狗一样,将李成道拖了出去。
不到半个月。
大越,亡。
周立站在升龙城最高的宫殿顶上,俯瞰着这座正在迅速换上大夏旗帜的城市。
民夫们在清理街道,商贩们小心翼翼地重新开张。
王奎派来的文官,正在挨家挨户地登记户籍,宣讲新政。
一切,井然有序得可怕。
他脑海里,又浮现出叶凡那句“朕要的,是消化”。
他现在明白了。
用雷霆手段打碎旧的骨架,再用怀柔政策重塑新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