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青枣红枣(2/2)
他抿了一口茶:“你们谁先来?”
江思白看了云旸一眼,云旸谦让道:“江兄先吧。”
“好,那承让了。”江思白也没有疑惑为何这人会知道他的姓名,反正他在京城还算是有名。
他提起笔,边写边念:“虬枝铁干沐风霜,颗颗丹珠缀满堂。”
下方的不少书生都站了起来,期待后面会是如何绝句。
“莫笑此身无艳色,甜香曾济万家粮。”江思白笔锋一转,那最后三字气势磅礴,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态。
“好!江小公子这诗,绝妙!”
“妙哉妙哉,丹珠甜香万家粮,江公子小小年纪就能为民考虑,真是令我等佩服!”
“想必今天辩经结束,江小公子这首诗也能传播得更广!”
所有人都赞不绝口,没想到江思白才八九岁的年纪,就能有这样深远的思考,想必十岁以后参加科举,又是一举夺魁的好苗子。
程礼看着那一手好字,和这首的确不错的诗,点了点头。
好是好,就是太过于形式,缺了些生机与这个年龄该有的视野。
他不知道为何,竟然有些期待旁边这个沉稳的男孩,开口道:“这位小公子,你准备好了吗?”
云旸笑容自信,拿起面前的毛笔,轻吟道:“枣青大但涩,枣红小却甜。”
这两句一出,本来十分期待的众人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
“这,倒是挺、挺直白的哈。”一个书生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
只有慕曦很是捧场,鼓着掌道:“哇!二哥哥这诗写得真好,曦曦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二哥哥写得对,刚刚的红枣就甜甜!”
她的声音清脆又充满童真,这才令在场的气氛稍微缓和些许。
云旸听见慕曦的声音,唇角的笑容加深,挥笔继续:“莫言稚子幼,须知老翁谦。”
他一笔一笔落下,不似从前力透纸背,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院中的其他学子们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这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但程礼却率先鼓起掌来:“好!好一个莫言稚子幼,你可是要刚刚的两人来听听?”
程礼的话一出口,旁人才忽然炸开来。
原来云旸这首诗不仅是在咏枣,更是讽刺刚刚在门口被人为难的事,以枣喻人,虽简单,但韵味深长,又颇具童趣!
“这才是孩童应该有的笔触,有趣,实在是有趣!”程礼眼中笑意加深,刚刚的困惑被一阵清风拂去,顿觉清亮。
学子们也咂摸出了点味道,开始讨论起来:“这小公子的确有意思,红枣青枣,老翁稚子,如此短的时间,竟然将场景和刚刚的事结合起来!”
“是啊,而且这诗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根本无法从脑海中挥出啊!”
“对对对,太朗朗上口了,看似是儿童稚语,实际上技巧娴熟,能看出来这位小公子深藏不露啊!”
一群人越品越觉惊喜,纷纷夸赞起来。
只有江思白紧紧盯着云旸,声音中都带着颤抖:“你是谁?你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