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外来的杂志和报纸,被情敌夸赞了(2/2)
林瑞鑫指着一张帅气的男明星的图片,娇羞地跟曲楚宁说:“宁姐,你看他,长得这么好看,你看他的发型,跟我们这儿不一样,我之前见我表姐烫了个头发,我也想去烫头来着,但是,咱们这儿,没有单位的介绍信,人家不给烫。”
杂志确实好看,主要是上面的颜色非常丰富,要说文字,反而很少。
但林瑞鑫给曲楚宁看的港城报纸,却将她给吸引住了,报纸上,有专门的版面来分析政策,将上面的信息通达下去,但也有其他内容在,其中,有故事类,有日常类,甚至还有灵异类,曲楚宁看得入迷,不知不觉,一下子就看完了,林瑞鑫在边上说什么,她都没听进去。
此时此刻的曲楚宁,就跟小时候看到语文书一样,那时候的她,认识字以后,最开心的,就是看语文书了,上面有故事,有她最喜欢的文字,可这报纸比她看到的语文书还要精彩,她如同一块海绵一般,使劲吸收着来自其他地方的新奇文化。
“宁姐,宁姐!”
林瑞鑫见曲楚宁除了眼珠子转动外,一动不动,她甚至都担心她看报纸是不是看得背过气去了,赶忙推了她一下。
曲楚宁的耳朵这才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她回了一句,眼珠子却不肯挪开一步。
“宁姐,有这么好看吗?”
曲楚宁摆摆手,等她看完内容,她才跟林瑞鑫说:“这报纸的发行量是不是特别高?”
林瑞鑫摇摇头:“这我哪儿知道?宁姐,是不是比咱们的报纸好看些?”
曲楚宁想说的是,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岂止是好看一些?简直好看太多了,曲楚宁想出将政策融入事件之中写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看政策和通知等新闻时,不要那么枯燥呆板。
可实际上,她跟大家一样,对一些新鲜猎奇的事非常感兴趣。
“瑞鑫,你说,咱们这儿能出一张跟这个一样的报纸?要是可以的话,那我们的发行量岂不是能翻好几倍?”
现在他们报社的《荔城晚报》,发行量突破三千了,但如果翻一番、两番呢?
“别想了,不可能的!”不怪林瑞鑫泼冷水:“宁姐,这要根据上面的要求来的,没有政策指导,咱们肯定是不行的!”
曲楚宁瞬间就熄火了,今年是他们国家接触世界的第五年,跟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变化,但跟港城比,又落后太多了,不过重生而来的曲楚宁还是很清楚,未来他们内陆不见得就真的比不上港城,她对纸质媒体的未来,大概还是了解一些的,很有信心。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瑞鑫忽然吐槽道:“这雨都下了很久了吧,我衣裳都发霉了,我妈还说我太懒了,没个姑娘家的样子,将来哪个婆家愿意娶我?这是我的事吗?这怪天气啊,这都多久了?半个月有了吧?我这衣裳都有味儿了!”
闻言,曲楚宁也不禁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裤子,还真是,她怀孕后,刚结婚那会儿席睦洲给她买的衣裳裤子都不能穿了,后来想到怀孕就穿那么几个月,她也没有准备太多的衣裳裤子来换,现在日日都下雨,洗了衣裳也干不了,这几天王妈都是把衣裳在屋檐下挂到没水后,再弄到厨房的小炉子上慢慢烘干。
“这里以前也这么下雨吗?”
林瑞鑫想了想:“反正不常见,往年梅雨的话,是断断续续下雨,不像现在,差不多日日都是中大雨,我听我妈说,我爷爷家门前的桥早就被淹了,我爸妈这几天想办法去看看我爷奶呢!”
林瑞鑫的话被其他同事听到后,大家也都说起了他们这里下了大半个月的雨的事。
下午,周主编便紧急送来了几分新闻采访以及上面的指导。
曲楚宁也是到现在才知道,荔城下辖的一个县遭遇了洪灾。
忙到下班时,曲楚宁两眼都发昏,走路时,脚步虚浮,她下意识看了一眼报社外面,按理说,席睦洲今天会来接她的,她伞都准备了两把,可今天,报社门口没人。
“哎哟,这是……没人接了,不习惯了?啧啧,才过上几天好日子啊,就忘本了吧?有些人啊,山鸡变凤凰,一朝飞上枝头,就忘了自己的来时路!”
施珍珍的讽刺比之前可是高级了许多,曲楚宁忍不住回了她一句:“施珍珍,你现在讽刺人的遣词造句都比你以前强多了,看来你确实有好好学习的!”
施珍珍扭头气呼呼地瞪了曲楚宁一眼,随后大步进入了雨中。
在曲楚宁看不见的地方,施珍珍居然心情有些舒畅,她承认自己是没有写稿子的天赋,但她也不是真的蠢得可以,不会,她可以学嘛,多看、多尝试、多接触,这不,她居然得到了情敌的赞赏,这比旁人夸她一百句还要令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