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153章 陈璋历案长才干,捷报传京议封赏

第153章 陈璋历案长才干,捷报传京议封赏(2/2)

目录

李东阳的眼眶一下就红了——他跟着先帝熬了这么多年,见够了蒙古人犯边的窝囊样,如今总算扬眉吐气了!

他抹了把眼睛,对着门外喊:“快!传所有阁老!半个时辰内到齐议事!”

喊完又看向张永,犹豫着问:“张公公,陛下之前说议事要带司礼监和京营,”

“这次赏武将,要不要请随堂太监和张仑总兵来?”

张永拍着手笑:“阁老想得周到!陛下准保乐意!”

“老奴这就派人去请,保准半个时辰内到!”

李东阳松了口气——之前陛下因“祖制”杀王伦敲打过内阁,他一直怕陛下不信任他们,如今看来,陛下只是要朝堂办事更利落。

请司礼监和京营来,既能合陛下的意,又能堵上“文官偏心”的话头,一举两得。

半个时辰后,内阁值房挤得满满当当。

李东阳、杨廷和等阁老坐了一排。

司礼监的两个随堂太监捧着御笔批示,坐得笔直。

京营总兵张仑穿着戎装就来了,脸上还带着捷报的热乎气。

李东阳清了清嗓子,举起捷报:“诸位,大同大捷!杨一清、江彬斩敌万余!”

“这是陛下登基后第一场大胜,陛下的意思是——立功就重赏!”

“今天咱们就议议,杨一清、江彬还有大同的将士,该怎么赏才够分量!”

张仑第一个站起来,攥着拳头喊:“杨大人运筹帷幄,江大人带头冲锋,都该封爵!”

“大同将士拼命斩敌,就得赏金银、升官职!不然往后谁还敢往前冲?”

司礼监的太监也点头:“陛下特意交代,不能让功臣寒心,得按这个意思来!”

其他阁老也跟着附和,有的说“杨一清封太子太保”,有的说“江彬升都督佥事”,还有的说“拨五万两赏银给大同将士”。

值房里热闹得像赶集。

李东阳暗自点头——看来这封赏能顺顺利利议成。

可没等他动笔,一直没说话的杨廷和突然开了口,语气冷得像冰:“诸位,赏也得分个轻重吧?”

所有人都转头看他。

杨廷和梗着脖子道:“杨一清是文官,能领兵破敌,这是奇功,该赏!”

“可江彬和那些将士,本就是吃军饷的,打仗是本分!斩敌不过是尽职责,用得着额外重赏?”

“至于那些普通将士,给点粮食填肚子就够了,赏银升官纯属多余——”

“不然人人都想着靠打仗邀功,朝堂不乱套才怪!”

这话一出,值房里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张仑的脸“唰”地沉了,攥着拳头拍了桌:“杨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将士们在前线断胳膊断腿,斩了一万多敌人,在你眼里就值一口粮食?”

“照你这么说,往后谁还愿意为大明卖命?”

司礼监的太监也皱紧了眉:“杨大人,陛下明确说要重赏,你这话说得不妥吧?”

杨廷和却更硬气了,腰杆挺得笔直:“我这是按祖制和情理说的!军人打仗本就是本分!”

“就算陛下有旨,咱们做臣子的也得劝着点,不能让陛下坏了规矩!”

李东阳看着这剑拔弩张的场面,心里“咯噔”一下——最怕的事还是来了,杨廷和这是要跟陛下对着干啊!

值房里的气氛冷得像冰窖。

张仑怒视着杨廷和,指节捏得发白。

司礼监太监脸色铁青,手里的御笔批示都攥皱了。

其他阁老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敢吭声。

杨廷和反倒一脸正气,仿佛自己才是守规矩的忠臣。

李东阳擦了擦额头的汗,硬着头皮打圆场:“杨大人的意见咱们记下,”

“不过陛下的意思是‘重赏’,咱们先按这个拟清单,再把杨大人的意见附在后面,”

“一起呈给陛下,让陛下定夺,如何?”

这话算给双方找了台阶。

张仑冷哼一声坐回原位。

司礼监太监点了点头。

杨廷和虽不情愿,也没再犟——陛下的旨意,他还不敢公然违抗。

值房里的热闹劲儿没了,但总算没闹僵。

李东阳拿起笔,手却有点抖,心里暗叹:这封赏能不能成,还得看陛下怎么处置杨廷和的话啊!

此刻坤宁宫暖阁里,朱厚照还在翻捷报,指尖一遍遍划过“斩敌一万二千余”的字样,满心等着内阁的封赏清单。

他压根没料到,内阁值房里早已吵成了一锅粥,一场关于“军人卖命该不该重赏”的硬仗,才刚拉开架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