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 第25章 罪证如山,群臣求情触龙鳞

第25章 罪证如山,群臣求情触龙鳞(2/2)

目录

朱厚照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震得殿角的铜钟都嗡嗡响:

“他给你们‘轻徭薄赋’的名声。

让你们在奏折里写‘天下太平’;

给外戚‘宽宥’的脸面。

让他们能体面地贪;

可留给朕的是什么?

是空空如也的国库——昨天韩文还说军饷不够;

是嗷嗷待哺的边军——大同士兵三天没吃粮了;

是被抢得家破人亡的百姓——河间府的佃户,现在还有睡在破庙里的!”

他目光扫过百官。

字字诛心:

“你们现在跟朕说‘弘治朝宽松’。

怎么不说弘治朝的百姓在哭?

怎么不说弘治朝的士兵在饿肚子?

怎么不说你们拿着张家的好处,闭着眼睛装瞎?”

句句如刀。

割开了朝堂的虚伪面纱。

百官齐刷刷低下头。

脑袋快埋进胸口——谁没受过张家的好处?刘健收过张鹤龄送的砚台,谢迁的儿子跟张延龄喝过酒,连韩文都拿过云锦。

没人敢再替张家兄弟说话。

他们中谁没在奏折里写过“张侯爷贤明”?

此刻被朱厚照戳破。

只剩下满心的恐慌。

连指尖都在抖——怕下一个被翻旧账的是自己。

“按律。”

朱厚照的目光扫过沉默的群臣。

语气冷得像冰,不带一丝温度:

“张鹤龄、张延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勾结外臣。

三条罪随便哪条都够凌迟处死。

朕按‘斩立决’处置。

算轻的了。”

他以律法为剑。

斩断了百官的侥幸——《大明律》摆在那儿,谁也别想耍赖。

“陛下!”

刘健突然跪地。

膝盖“咚”地撞在金砖上,比刚才刘瑾摔罪证还响。

花白的胡须在金砖上蹭出痕迹。

沾了点地上的灰,声音带着哀求:

“老臣知道二侯罪该万死。

可太后……太后年事已高。

昨夜还派人来问二侯的事,眼都哭肿了。

若见胞弟伏法。

恐……恐伤及凤体。

还请陛下……看在太后养育陛下的份上,饶他们一命……”

他试图用太后的健康。

为张家兄弟求一条活路——这是最后的筹码了,亲情牌,先帝都吃这一套。

“太后?”

朱厚照冷笑。

眼神里的嘲讽像针一样扎人:

“她当年纵容弟弟强抢民女时。

怎么没想过伤及百姓?

她让红芍(太后身边的大宫女)给文官传信时。

怎么没想过伤及朕的江山?

她现在哭,早干什么去了?”

他想起昨夜仁寿宫的灯火。

那盏灯比往常暗了许多。

宫女说太后“夜不能寐”,怕不是在想怎么保住弟弟,不是在想那些死去的佃户。

血缘在权力面前。

终究是靠不住的。

“朕意已决。”

朱厚照转身坐回龙椅。

龙袍扫过椅面,发出“窸窣”声。

指尖叩着扶手。

“咚咚”响,声音坚定得像铁:

“三日后。

将张鹤龄、张延龄押赴午门。

斩立决。

家产抄没。

田地还给百姓,银子补发边军军饷。

谁也别想拦。”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连刘瑾捧着卷宗的手还在微微发颤——那是兴奋的颤,他跟着这位新皇,终究是赌对了。

这颤抖。

是兴奋。

亦是敬畏——陛下是真敢动真格的,连太后的面子都不给。

“陛下……”

谢迁还想再说什么。

嘴唇动了动,却被朱厚照冰冷的眼神逼了回去。

那眼神。

如寒冰般刺骨。

仿佛再敢多言。

下一个押赴午门的就是他——谢迁的话卡在喉咙里,咽了回去。

朱厚照看着这群欲言又止的老臣。

忽然明白了他们的心思——既想保太后的面子(怕太后迁怒),又想保自己的退路(万一以后被翻账),所以才反复拉扯,等着他松口。

他们。

在权力的游戏中。

早已迷失了方向,只知道“顾全大局”,忘了“百姓死活”。

“怎么?”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刘健和谢迁身上。

嘴角勾着冷峭的弧度:

“你们觉得朕的话不算数?

还是说。

该怎么处置外戚。

得由你们来定?”

他声音平静。

却暗藏雷霆之怒——龙椅扶手上的指痕,都深了半分。

刘健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知道不能再逼了。

新皇的耐心已经耗尽。

再争下去。

恐怕连“致仕”的体面都没了,搞不好还得被安个“结党外戚”的罪名。

“老臣不敢。”

刘健深深躬身。

腰弯得快贴到地,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妥协:

“陛下乃九五之尊。

国法家规皆在陛下一念之间。

臣等……臣等不敢妄议。

还请陛下圣裁。”

他终于选择了臣服。

谢迁连忙附和:

“臣附议!

请陛下圣裁!”

这声“圣裁”。

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

百官纷纷附和。

山呼“请陛下圣裁”。

声音却虚得很,像怕惊了什么。

却没人敢抬头看龙椅上的少年——他们把皮球踢回给皇帝,既不用担“逼宫”的罪名,又能把“刻薄”的帽子留给新皇。

他们。

在权力的游戏中。

学会了自保,却忘了“为官当为民”的本分。

朱厚照看着殿内黑压压的头顶。

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

那弧度。

是冷笑。

亦是决绝。

圣裁?

好啊。

他会给所有人一个“圣裁”。

一个让他们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圣裁。

那圣裁。

将如惊雷般震撼朝堂。

亦将如利剑般斩断外戚的势力——从今天起,大明的外戚,再不能像弘治朝那样无法无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