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花几百块买套房(1/2)
除了这个鱼群监测设备,李建军还把渔货的保鲜设备也提出来要改良。
眼下出远海那么多天,这个渔仓里的鱼没有办法保鲜的。
渔民大多时候,都是要弄上自制的海盐,将其涂抹上,然后放到木桶中压实。
以后运上岸后,也只能弄成咸鱼干,价格是要大打折扣的。
但历来都是如此,大家伙都习惯了。
冬天倒是能保证鱼货新鲜,但现在人的技术,又没这个本事顶着这般恶劣的天气捕捞。
李建军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腌制的咸鱼保鲜法改一改。
眼下是来不及了,主要是材料难寻,制冰是个需要时间的事情,只一天的时间,他有些来不及。
但可以把材料列举出来,让村支书在这些天内,帮忙跑跑鞭炮厂,看看能不能弄到硝石。
实在不行,可以花钱去冰棒厂定购冰砖。
先期投入一点冰钱,后期如果渔货一直不烂臭,价格得翻一倍,这冰钱轻而易举就能挣回来。
李建军大概计算了一下,一艘大船的船舱容量大概是10立方米,大概需要100块大型冰砖。
这种冰砖取材就是水,冰工厂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制造出来,价格也就两三毛钱一块,挣死了也就投入几十块进来。
李建军把这个估价一说,村支书就赶紧把村里的会计给找了来。
“王会计,你看算算,咱们村的账户上还有多少钱?”
王会计对这些数字早已经烂熟于心,张口就道:“上一次爆仓,公账里进了将近268块钱,但一些生产活动的开销后,现在就只剩下152块了。”
“152,这钱也只够一艘船用的,也罢,先拿100块钱给李建军试试水,如果有用,咱们以后就按照这个法子搞。”
“嘶……100块这么多,这是要干嘛啊?”
王会计的小眼睛睁得圆圆的,语气都有些急促了。
没办法,日常来他这里申请款项,都是三毛五毛,一块两块的。
这般大额的支书,还真的是破天荒头一次。
李建军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述了一番后,对王会计道:“要实在不行,这个钱我可以先垫上,如果亏了,我自认倒霉,和咱村里没有一毛钱关系。”
“但如果行之有效,还特别好使,那村子里得连本带息地还给我,你们看咋样?”
李建军把风险都揽在自己身上了,这个事儿王会计如果还要拦着的话,那可真的是蠢货了。
于是,王会计第一个比较积极的,领着李建军,就往县城的冰棒厂奔去。
这一去,光是路上就得耽误三四个小时,再加上冰工厂的人制好冰,再把冰块运输回来,怕是已经后半夜了。
但这个时间点也正正好,正好赶上渔船要起航。
因为有介绍信,还有村子里的采购说明,数量和用途等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让这个采购行为更加真实性和合法性。
冰棒厂负责人看到采购计划后,倒也没敢耽误,很快就安排了负责人对接,事情有条不紊地干起来。
此时是九月初,一路急行而来,难免会有些燥热。
冰棒厂的人还是比较热情的,这里的冰棒有很多做废的,但不影响食用,可以随便的吃,倒也混了个凉爽甜蜜的福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