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苏梅梅的提问,激发讲解欲!(2/2)
下意识地转向他寻求更易懂的解释时。
洛尘会忍不住接过话头,用更通俗、更形象、更生活化的语言为她再加工和解释一遍:
“梅梅,你看,这个过程其实就像你玩滑滑梯。”
“从越高的地方滑下来,到最后速度就越快,冲击力就越大,对吧?这里能量的转化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这个力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两只无形的手在较劲。”
“一只手拼命往上拉,另一只手使劲往下压,最后谁力气大,合力方向就听谁的……”
“这个奇怪的符号呢,其实就是科学家们约定俗成的一个记号。”
“就像你给你最喜欢的毛绒玩具起个特别的名字一样,记住它代表什么物理量就行啦……”
这种充当“翻译官”和“二次加工”的过程。
不仅让苏梅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哇!洛尘你讲得比班长那个冰块脸好懂多啦!”)。
也让洛尘自己在尝试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比喻的过程中。
对知识点的理解变得更加透彻、灵活和牢固。
真正应验了“教是最好的学”那句老话。
【叮!响应‘苏梅梅’的求助,触发“讲解辅导”互动模式!】
【“沟通表达能力”熟练度+200!“知识转化与类比”能力+1!】
【与‘苏梅梅’羁绊值+2(依赖感与信任度提升)!当前羁绊值:134!】
【目标‘苏梅梅’“学习积极性”获得微弱提升(因获得有效理解与正向反馈)!】
当然,洛尘这种时不时“越俎代庖”的补充讲解行为。
偶尔也会引来楚梦瑶班长那清冷目光的注视。
她会淡淡地瞥他们互动一眼,通常并不出声干涉。
但有时会在洛尘讲解完毕后,语气平淡地补充一句:
“比喻和形象化有助于降低理解门槛,但需注意其科学严谨性。”
“避免形成错误的前概念,影响后续定量分析。”
让洛尘赶紧收敛一下自己有些过于奔放和随意的比喻。
苏梅梅这些看似跳脱、有时甚至打乱节奏的提问。
就像在一台精密冰冷、高速运转的学术机器内部。
投入了一颗颗活泼跳跃、味道各异的跳跳糖。
虽然偶尔会引起短暂的“故障”或“卡顿”。
但也为这个高压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活力和……让洛尘展现其“耐心”与“暖男”一面的宝贵机会。
这总能意外激发讲解与保护欲的提问,真是小组里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调味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