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5章(1/2)
乔翎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太叔洪的确叫崔少尹多带带她,但是怎么带,如何带,可就有的斟酌了。
她作为一个凭借勋贵出身空降到京兆府的人,崔少尹这样寒门出身的文官,敬而远之才是正常的,结果真的遇上了案子,却如此细致谨慎地详细解说给她听,过后又第一时间把庞氏给提出来
能有这样的同僚,其实是一种福气。
崔少尹连连推辞“这就太过誉了。”
底层出来的官员,再不勤谨一点,要怎么出头
又去看第二份卷宗。
这一份看得更快,因为相关的记述很短。
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时辰,在神都城内哪个临水区域,两位贵人为争夺头鱼大打出手,卖方因此事受到牵连,也挨了几鞭子,伤到脸,留了疤。
所谓的头鱼,就是渔网撒下去被打上来的第一条鱼,许多人争相竞价,倒不是为了吃鱼,而是图个彩头。
那主持头鱼竞价的是个某个富商家里的儿子,在外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只是被打了几下也就算了,但因此事坏了脸,那可就是大事了。
两家协商未妥之后,案子报到了京兆府,那伤人的少爷被缉拿了,但后边就再无记载,草草结案了。
乔翎说“我去京兆狱那边翻过记档,有这个蔡十三郎入狱的记载,却没有出狱的记载”
崔少尹叹息道“这个蔡十三郎怕只是来京兆府打个转,掉头就出去了。”
乔翎不由得道“那狱头和狱卒那边,也早就被打通了”
崔少尹失笑道“你说呢”
乔翎也知道自己是说了一句废话,不由得轻轻叹一口气。
崔少尹捡起筷子里握住,准备开始吃饭“太叔京兆上任之后,就开始着手清查整个京兆府,神都治安糜烂成了那样,难道只是狱头和狱卒们的过失吗要是前任京兆清正廉明,他们难道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无非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乔翎问“前任京兆呢”
崔少尹答得言简意赅“太叔京兆清查结束,奏明罪责,圣上下令把他砍了。”
乔翎忍不住“咦”了一声“只要不涉及到自家那些臭鱼烂虾的亲戚,圣上理政还是很麻利的嘛。”
“是啊,”崔少尹吃了口馒头,咀嚼下肚之后,告诉她“咱们圣上的脉,其实也挺好摸的,只要你能办事,哪怕乖张不逊一些,他也就笑一笑过去了,对待那些特别有能力的,更是极其优容,但要是办不了事,那可一点都不会客气。”
乔翎点点头,也拿起筷子开始吃饭了。
两人吃到一半太叔洪才匆忙过来,瞥一眼瞧见旁边还摆着两份卷宗,就问“遇上存疑的案子了”
乔翎就简单讲了讲,而后道“崔少尹都帮我剖析过了,我盘算着,蔡十三郎那边儿,是不是得去苦主家瞧瞧”
虽然很可能是晚了,但总归也比就此掩埋来得要好。
“蔡十三郎啊”
太叔洪端起碗来喝了一口汤,神情随之变得微妙起来。
崔少尹借着衣袖遮掩,悄悄告诉乔翎“太叔京兆又要开始说八卦了”
乔翎也不由得将耳朵竖了起来。
果不其然,太叔洪在品味完“蔡十三郎”这四个字之后,便愉快地打开了话匣子“蔡家不过是个寻常门庭,因为出了一个能人,整个鸡犬升天了”
他说“右威卫大将军蔡和,是蔡十三郎的兄长,说是兄长,可实际上哼哼”
乔翎很配合地问了出来“实际上是什么”
太叔洪冷笑一声“怕是他亲儿子”
乔翎饶是早先心有猜测,这会儿真的听到,也不免吃了一惊“啊蔡大将军与庶母通奸”
太叔洪竖起一根手指来晃了晃,紧接着面带一丝古怪的微笑,侃侃讲来“蔡大将军早年在乡中杀过恶霸,被官府通缉,不得不远走他乡,后来南下从军,建下大功”
“圣上很赏识他,一力将他拔擢起来,为他赐名为和,又下旨加恩他老家的父母,令有司多加抚恤。”
乔翎道“这挺好的呀,后来呢”
“好什么呀,事情就坏在这儿了”
太叔洪又喝一口汤,紧接着津津有味道“蔡家原本只是个寻常人家,蔡大将军在外边出生入死闯出来一份功业,连带着整个蔡家都飘起来了。”
“蔡大将军的爹不姓蔡,他是入赘过去的,跟妻子姓蔡。眼见儿子发达了,他也就起了花花肠子,与一个寡妇勾搭成奸,打算纳妾,再改回本姓,蔡大将军的娘因此生生给气倒了。”
“女人在乡下地方势弱,但是能叫女儿娶夫的人家,别管是否富贵,人丁必然是兴旺的,蔡家老太太不识字,就托她的堂兄弟写信,给儿子告状”
“然后关键的地方来了蔡大将军知道之后很生气,我爹居然给我娘戴了绿帽子,那我也要给我爹戴绿帽子”
乔翎“”
乔翎听得虎躯一震,不由得道“绿绿相报何时了”
太叔洪胡乱摆摆手“总而言之,蔡十三郎就那么稀里糊涂地生下来了,蔡大将军带着爹娘跟这个孩子到了神都,那个寡妇倒是没有跟来,仍旧留在老家,她头一回成婚,也留下了两个孩子”
乔翎想了想,说“这对她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寡妇最怕的就是无依无靠,被宗族生吞活剥,留在老家,好歹能借到蔡大将军的光,别人知道她还有个儿子在神都,行事总要忌惮几分。
要是真的来了神都蔡大将军总归是会有妻室的,到时候她成什么身份了
老赘婿的妾,还是蔡大将军的妾
连带着蔡十三郎的身份也格外尴尬起来。
还不如在老家逍遥自在呢。
乔翎顺势问了句“蔡大将军娶妻了吗”
“当然娶了啊,说起来,还是圣上给做的媒。”
太叔洪道“蔡大将军进神都城的时候年纪还不算太大,二十九岁那时候他没坐到右威卫大将军的官位上呢。”
“闻家有个守寡的女儿,比蔡大将军还要大两岁,年岁上比较合适,婚事也就成了。”
崔少尹在旁道“蔡大将军身上有些匪气,义字当先,也护短,蔡十三郎惹了官司,他要回护,也不奇怪。”
乔翎却说“讲义气是一回事,欺负人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说“吃完饭我先不回家,去苦主家里边走动走动,过去这么久了,再去讯问狱卒,只怕他们早忘了,但这家人当时既然敢来京兆府状告,可见还是想求个公道的,过后想来也会关注着蔡十三郎的动向。”
崔少尹点点头“既如此,庞氏的案子就叫我来盯着吧。”
看乔翎有点不好意思地要去推拒,便笑道“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客气。”
乔翎很认真地谢过他“对庞氏来说,这可是大事呀”
太叔洪近来在忙废黜坊市制度的事情,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骤然间把所有的坊墙都给推了,容易出乱了。
所以他协同底下的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先在靠近神都城墙的一个坊市里进行试点。
到了夜里,坊内的门户便不再关闭,也允许百姓和商人过去做生意,只是届时各方巡逻乃至于如何发放经商许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多数人的利益,就得一条条仔细打磨了。
午后吃完饭两位少尹有事要做,他也没法儿回府,京兆府内的三个头头聚在一起彼此对视一眼,既有了些许同舟共济的患难意味,也平添几分共谋大事的成就感。
吃完饭,乔翎使人回越国公府送信,告诉家里边自己晚点回去,同时骑上马,带着往与蔡十三郎发生了纠葛的商人家里去了。
依照卷宗上记载的地址过去,到地方抬头一看,乔翎不由得愣住了。
卷宗上记载的很清楚,与蔡十三郎发生纠葛的那户商人姓杨,现下循着地址过来,门前牌匾上挂着的已经是“常府”了。
杨家人搬走了。
乔翎心头因而浮起了一层阴翳,使人去找门房前来问话。
这地段住的没什么达官显贵,常家的门房见是官府来人,不敢怠慢,忙不迭去寻管事前来应答。
管事过来,先自拱手,继而笑问道“这位太太此来,可是有什么差使”
乔翎言简意赅道“你们搬到这宅子里几年了”
管事怔了一下,倒是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回太太的话,有三年了。”
乔翎又问“把这宅子卖给你们的,又是什么人”
管事不敢隐瞒,也怕惹上官司,当下一五一十道“太太,我们这宅子来路可是正的,先前杨家人摊上了官司,银钱上周转不开,就找了中人,把这宅子卖给了我们家老爷,当初是正经在京兆府办了手续的”
杨家人摊上了官司,周转不开
是跟蔡十三郎的这桩官司,还是别的什么官司
她问管事“你可知道杨家人往何处去了吗”
管事摇头,面露难色“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买卖结束,两家也就没联系了”
线索到这儿就断了。
乔翎预备着回京兆府去查一查,看杨家卖房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神都城内寸土寸金,这地方虽然没住什么达官显贵,但也决计算不上是便宜。
时人看重土地房屋,能狠狠心把房子卖了,除非是要去置换更大的房子,不然一定是遇上了什么难处。
乔翎如此思忖着,调转马头往回走,同来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吏却忽的往她跟前来,快跑几步,跟上马的步子。
她同时仰起脸来道“少尹,杨家是生意人,家里边有铺子呀。我往他们家铺子里去打听打听,看是同这府邸一起卖了,还是现下仍旧做着买卖,再来回您,您看如何”
这小丫头真是机灵
乔翎眼睛一亮,低头瞧着这个出门时崔少尹点给自己的小娘子“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吏行个礼,说“我叫王庄,您叫我小王也行,小庄也行。”
乔翎叫她“小庄”
又说“你去吧,知道杨家的铺子在哪儿吗”
小庄说“知道来之前我看过卷宗,都记下了”
旁边几个同行的小吏不由得交换了个神色,有的羡慕,有的妒忌,还有的懊悔不已。
自己怎么先前就没想过赶这个趟儿
乔翎听她早早未雨绸缪,心下暗暗点头,当下道“去吧,有结果了就回去找我。”
小庄清脆地应了一声“哎”再行个礼,麻利地跑了。
十几岁的少女,朝气蓬勃,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乔翎望着她的背影,心想怪不得邢国公跟姨夫都跟我说得找几个门人呢,有人帮着办事,的确舒服又便利
乔翎打马折返回京兆府,隔着老远,就有门吏迎上来了。
“乔少尹,有人到这儿来找您,说是您的亲戚。”
我的亲戚
乔翎心想我的什么亲戚,会到京兆府来找我
门吏没直接报着亲戚的来处,可见并不是神都城里新认识的亲戚,难道是南边来的亲朋
再一想,又觉得不对呀。
真要是南边来的,估计就去账房老师那儿了,怎么会到这儿来找我
她心下古怪,倒是没有迟疑“人在哪儿”
门吏指了个位置给她看“在那儿呢,我们请他进去坐,他也不肯。”
乔翎顺着他指的方向去瞧,便见一个青年男子正蜷缩着身体,脸朝墙角,如同一朵阴郁的蘑菇一样蹲在角落里。
脚下是双皂靴,看着倒很新,衣裳的料子却是平平。
这是谁啊
门房察言观色,小心地道“您是不是不认识他”
又说“我们也盘问了几句,他说是家道中落,无以为继,长辈叫他来投奔您,混口饭吃”
那青年总共都没说过几回谎话,可他们每天在京兆府的门口见过多少人
看他眼神飘忽,语气不定,就知道是在扯淡。
但真要说这是个骗子,就给撵出去吧,好像也不太是
要真是骗子,怎么敢求见乔少尹,主动往这上头撞
叫他进去坐,他也涨红着脸不肯。
几个门吏心里边觉得这事儿奇怪,私底下合计了会儿,还是顺遂了他的意思,叫他在外边等着了。
乔翎也在犯嘀咕呢,走上前去,叫了声“喂,你是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