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3.大明“新军”(2/2)
军官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自然还想再度开口,可一旁的几个亲兵却是看不下去了,他们自是心疼自家主子的,当即便连拖带拽地把这军官给拉了出去。
多尔衮双目无神地望着床顶上的绣龙,却是心乱如麻,他想不通明军为何会突然变得如此厉害,也想不到明军突然从哪儿整来了那么多威力恐怖到离谱的火器,在他的认知中,不是说辽东的明军才是大明战力最强的军队吗?
现在自己好不容易搞定了辽东的明军,进入了关内,又怎成想这自南京而来的明军实力竟然如此强悍,远胜辽军百倍,简直匪夷所思,耸人听闻!
现在,形势一度恶化,简直是糟糕到了极点,若是真让明军攻克了山海关,让京师处于两路明军的夹击之下,那可就真的只剩死路一条了。
而想要挽救危机,倒也不是全无办法,明军虽强,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兵力极少。
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山东方面的明军只有两三万,其中拥有强大火器的“南京军(建奴对澳明军队的称呼)”只占一半不到;辽东方面也差不多,从山海关送来的告急文书中可以看出,敌军数量只有数千,那么大明派到辽东的部队,可能最多也就只有一万。
由此多尔衮推测,这些“南京军”很可能是明军编练的某种“新军”,就类似于之前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顺之事带来的“天佑军”,只不过这“南京军”比起“天佑军”来,训练的更加成熟,装备也更加精良。
因为建奴本身也早就知道大明朝廷之中一直都有“编练新军”的呼声存在,而且大明朝廷也一直都有这方面的尝试,所以多尔衮此时自然而然就会往这方面联想,也只有这种情况,在多尔衮看来是说得通的。
所以他对自己的猜测还是十分笃定的,认为这些“南京军”就是大明朝廷倾其国力编练打造的一支“新军”,因为这支“新军”是在南京附近进行秘密编练的,所以他们之前才对其一无所知。
至于为什么直至京师被大顺军攻陷,都没有看到这支“新军”出现,则很可能是因为这支“新军”对于大明朝廷而言过于珍贵,或者说还处于编练的过程之中,故而大明朝廷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轻易动用。
而京师会被大顺军攻陷本就是一件始料未及,也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在大顺军攻入京畿之前,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想到各地明军会望风而降,让大顺军一路势如破竹,如此轻易地攻入京畿。
而当大顺军攻入京畿之后,大明朝廷再想调动这支“新军”前来救援,却又来不及了,毕竟就连近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最终都没能在京师沦陷之前赶到,就更不要说远在南京的“新军”了。
主要是京师竟然会在短短两日之内便被大顺军攻陷,也属实令人倍感意外,要知道,在此之前,这京师可是在八旗军的数次围攻之下都固若金汤的,任谁能想到它在大顺军面前会变得如此不堪一击,连两日都未能坚持?
多尔衮逻辑自洽,以符合自身认知的方式接受了澳明军队这个“不合理”的存在,然后又以自身的认知,来思考对付澳明军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