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入主南京(2/2)
也正是因此,一众官员儒士才集体噤声,保持了沉默。
不过对于朱胜机而言,这倒不是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只不过提出此事,更加符合他身为朱允炆九世孙,也就是朱标的十世孙的人设罢了。
朱胜机是个务实的人,他的心思,更多的是在考虑接下来该如何迅速整顿朝纲,举兵北伐。
自朝阳门原路返回南京城后,朱胜机便径直从东安门进入了皇城,而后过东华门入宫,步行穿过皇极殿,前去参拜奉先殿。
参拜完毕之后,他没有在皇宫之中逗留,而是直接从西华门出宫,去往了作为临时行宫的内守备府,并在行宫接受文武百官的觐见。
此次觐见,钱谦益和雷縯祚等一众原任官员也参与其中,这些人大多都是投机分子,寄希望于通过拥立朱胜机,得以被朝廷复启重用,平步青云。
按理说,像钱谦益这种被朝廷削了籍的官员,此时自然是没有资格前来觐见的,但是朱胜机却看得清楚,钱谦益在开城投降和拥立自己这件事上起到了相当关键的带头作用。
钱谦益虽然已被削籍罢官,但其身为东林党领袖人物,却依然影响力巨大,在朝廷中颇有话语权。
如今还留在这南京城中的官员,就算不是东林党,也是倾向于东林党的,自然都唯钱谦益马首是瞻。
想要管理好羊群,驯服头羊至关重要,而对于此时的朱胜机而言,合理地利用钱谦益,便更有利于他快速地掌控朝堂,故而朱胜机索性也就对钱谦益和雷縯祚等一众原任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百官朝拜之后,钱谦益便带头上表劝进,吏部尚书张慎言当即附和:“国虚无主,殿下就此可以即皇位,主持大局!”
户部尚书高弘图与詹士姜曰广、兵部右侍郎吕大器等朝中重臣亦纷纷出列附议。
不过,任凭百官劝进之心表现的再怎么情真意切,这三辞三让的规矩朱胜机还是懂的,故而自然不会毫不客气地直接答应下来,见朱胜机推辞,百官只好退而求其次,请他先出任监国。
这种事情的路数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故而即便事先没有通气儿排练,也照样可以表现出十分的默契自然。
既然朱胜机已经答应了担任监国,钱谦益等人自然也就“图穷匕见”了,当即便有人开口提议,应尽快遴选人才以补充各部门缺额的官员,并推选内阁大臣,组建内阁。
而且更是不等朱胜机开口答应此项提议,便已经有人紧跟着开始推举钱谦益、史可法和高弘图等人入阁辅政了。
朱胜机见状,不禁心中冷笑,不过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非当下所能定夺,诸位大人还是把各自的主张写作奏疏呈上,容我好生斟酌思量一番,再做决定吧!”
此话虽然听着和善,但却好似暗藏杀机,故而百官闻言,都是心中一凛,赶忙闭口,纷纷躬身施礼答应。
毕竟朱胜机可是靠着枪杆子入主南京的,没人了解他的脾性,亦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主儿,因此百官此时都表现的十分乖顺。